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访井冈红色踪迹,探忆军民峥嵘岁月

发布时间:2024-09-1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摘要:2024年8月21日,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红韵杜鹃团前往八角楼和黄洋界开展“红军的一天”的体验教学,无论是山间小道上的急行军还是炊事员自做红军餐的体验,都让团队成员进一步走近乡村群众,关注百姓生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共进,点燃生命激情,照亮前行道路,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2024年8月21日,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红韵杜鹃团在指导老师陈得文和团中央井冈山中心老师谢珍志的带领下,怀揣着对井冈山精神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成员先后前往八角楼和黄洋界开展“红军的一天”的实践教学,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

脚下行万里路:体验红军苦乐情

上午,教育科学学院红韵杜鹃团前往八角楼正式开展“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在老师简单的讲解后,学员自行参观八角楼毛泽东旧居等地。“八角楼里一盏灯,照亮革命万里程”,正是在这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井冈山的斗争》应运而生,它们首倡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红色政权理念,奠定“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基础。这两篇著作背后,记录了革命先烈面对困境,积极探索中国革命新路径的艰辛历程。

(图左:谢珍志老师讲解八角楼)

胸中贮万卷书:学习党史闯新路

下午,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群,团队成员深深沉醉在黄洋界秀丽险峻的风景上,伴随着团中央井冈山中心老师梅文生动的讲解,各团队开始自由参观壕沟、炮台等地。红韵杜鹃团的成员在参观学习中仿佛穿越时间屏障,触摸到了那段辉煌历史,“依靠群众、团结一致求胜利”是黄洋界保卫战的精神旗帜,也引领成员们对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将红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左:谢珍志老师讲解黄洋界;图右:黄洋界横碑)

心中蕴万千情:传唱红歌敬党民

晚上,多支连队的学员齐聚综合楼403教室,开展了意义深远的红歌学习活动。在主持人热情的引导下,学员们采取合唱、对唱的形式,学习了《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打靶归来》《闪闪红星》《映山红》等经典红歌,不仅了解到更多革命历史,也深刻理解了歌曲背后的历史意义和革命精神,更在歌声中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坚定。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以井冈之行为纽带,学员们将携手并肩,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图左:团队成员学唱红歌;图右:中心老师开展红歌教学)

撰稿:赵依琳、杨宇卓、吴怡静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社会实践 | 寻梦客家,振兴乡村
  • 社会实践 | 寻梦客家,振兴乡村
  • 8月20日至27日,为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梅州乡村振兴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下乡”
  • 09-13
  • 梅州市五华县乡村振兴新篇章:教育、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