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即使时代变迁,历史依然是最好的教科书,引领青年切身感受革命历史,才能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矢志不渝传承好党的初心使命。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悠悠响起,宛如山间清泉,流淌着红军战士们不朽的乐观与坚韧。红米饭,不仅仅是谷物的质朴色泽,它是革命火焰下不屈灵魂的映照,每一粒都饱含着对胜利的渴望与对信念的坚守;南瓜汤,金黄璀璨,如同秋日暖阳洒在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上,温暖而充满希望……即便是挖来的野菜,也在他们的手中化作了生命的甘霖,滋养着革命的理想之花。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老乡家)
怀着追寻革命记忆的信念,红韵杜鹃团的成员就这样踏上了学做红军餐的征途。在团中央井冈山中心的组织安排下,一行人来到了茅坪镇马源村的居民家中,映入眼帘的便是小菜园、柴火灶,这不仅让成员感到新奇,更多的是有些紧张。不过热情好客的江西“表姐”早已将菜洗净、饭蒸好,在“表姐”的铺路之下,炊事员也整装待发:豆角切好,齐齐倒进热油中,在大铁锅中翻炒;玉米一块块也“扑”进肉汤中,散发出独有的清香……
(图为成员自制红军餐)
那边炊事员忙着用大铁锅炒菜,剩下的成员也不当“甩手掌柜”,洗碗的洗碗,端饭的端饭,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还有的成员当上了“小保姆”,与居民家的小女儿、小儿子逗趣嬉戏。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就悉数端上大餐桌,吃完后,大家又开始忙活起来收拾“残局”。尽管天气燥热,光是行军途中大家就已跋山涉水、汗流浃背,但此刻,成员们和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
(图左为成员与老乡家小朋友玩耍;图右为红军餐)
说起这顿“红军餐”,成员们感慨万千:“这不知要比当年红军战士吃的餐食要好多少。”通过亲手制作红军餐,大家对当年红军的艰辛与困境有了更深的体验。在品尝这些美味的食物时,红韵杜鹃团的成员们仿佛打破时空的壁垒,重回那个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看到革命先烈淋着枪林弹雨,扶着摇晃的吊桥,踩着泥泞的湿地,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时过境迁,大家也更加感念于先烈们的牺牲,正是因为他们,中国才有今天的独立自主,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发展繁荣,华夏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图为成员与老乡合影)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红军战士以白水为媒,煮出了世间最纯粹的味道——那是信仰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食粮。而今,那份由“红米饭、南瓜汤”所酿造的不怕吃苦、勇于胜利的精神,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焰,永远照亮着青年前行的道路。作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青年一代,我们要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以赤诚之心共筑华夏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稿:吴怡静
拍摄:郭睿 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