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两国振兴路”实践团前往白银市靖远县、景泰县以及白银区开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靖远县枸杞和文冠果闻名遐迩,实践团前往靖远县五合镇以及三滩镇,通过短视频+电商销售的方式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通过手机镜头向网友们展示靖远枸杞的种植、管理、采摘以及相关制品的加工过程。从采摘园到车间再到合作社,团队成员切实参与到其中,并对靖远枸杞及文冠果的未彻底全面品牌化这一问题,制定出线上多平台宣传方案。这不仅给消费者更多了解枸杞以及文冠果的福利,还为当地产业注入新活力。
实践队员进行直播宣传
乡村要振兴,产品要多元。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先后前往枸杞展馆以及当地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当地在枸杞制品方面除大家所熟知的养生茶等传统工艺,通过大胆创新,结合新时代产物制作出枸杞火锅底料、枸杞辣椒等商品。靖远县被授予“中国文冠果之乡”的称号,当地龙头企业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积极与甘肃本土高校进行对接,不断创新,旨在打造产品多元化。

图为枸杞展馆的部分相关展品
乡村要振兴,可持续发展是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当地存在农作物废料难处理、化肥支出大影响收入的问题,实践团通过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制作一份如何将农作物肥料转化成有机化肥的相关手册,旨在减少工艺化肥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并提高当地农民的净收入,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要振兴,更要引进新农业。实践团为了解白银市近年来新农业发展现状,先后前往白银区水川镇、景泰县草窝滩镇进行进行走访调研。
通过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政府方面,通过寻找乡村带头人,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兴建大棚,摒弃传统灌溉式采用滴灌式的灌溉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种植火龙果等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企业方面,实践团前往白银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参观其“一次定植,全年采收”的无土温室栽植模式,并了解到相比传统温室,其可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在节水节能方面节约50%以上的优势,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打造绿色无污染品牌优势。

图为实践队员在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
此次实践,从枸杞采摘园的丰饶盛景,到文冠果产业的万亩基地,再到无土栽培在小番茄,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之旅,使践行团成员深受震撼,更为他们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璀璨前景,鼓舞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承诺,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