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两果振兴路”实践团前往白银市靖远县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图为实践团对文冠果基地进行参观
实践团在了解靖远县乡村振兴的发展史时,获悉2018年“靖远文冠果油”获国家地标产品认证,2019年9月,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文冠果之乡”称号,文冠果已成为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文冠果,这一名字或许并不常闻于大众之耳,然而在靖远县,文冠果的栽植历史颇为悠久。据考证,早在公元16世纪中叶便已开始栽植,散见于农户的庄前屋后。现存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1棵,40年以上的多达5000多棵。目前,靖远已成功建成文冠果种植万亩基地3个、千亩基地4个、育苗基地4个,文冠果茶加工企业6家。全县文冠果栽植总面积达到了23.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76万亩。
实践团走进五合镇的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文冠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实践团了解到文冠果的销售途径及商品种类,文冠果药用价值较高,其茎或枝叶皆可入药,其药性甘、微苦、平,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热痹、筋骨疼痛。该公司进行大胆创新,做出文冠果茶叶,文冠果茶相比于传统茶叶,其独到之处在于不含咖啡因,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且其具有促进消化降低血脂功效,更为养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

图为实践队员对文冠果茶进行品尝
实践团在与当地政府相关人员沟通时,了解到文冠果文冠果浑身是宝,它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好帮手。对于当地生态而言,文冠果的种植,让原来面积广阔的盐碱地数量递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文冠果还是很好的碳汇植物,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研活动,实践队员对农村、农民、基层干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真实的“三农”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在这片富有激情的乡村土地上,有积极谋划振兴农业振兴乡村的基层干部,有为壮大产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还有热爱这片土地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都奋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怀揣热忱,筑梦前行,以青春之力续写乡村振兴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