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3日,吴越剑同学,作为常州工学院理学院的一员,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对革命历史的无限敬仰,决意带领“赓续百年薪火,永承青春担当”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踏上了返回常州这片养育他的热土,特别选择了前往张太雷纪念馆,开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家乡文化探寻之旅。
夏日炎炎,却挡不住吴越剑同学心中那份对先辈的崇敬与对知识的渴望。他轻车熟路地带领同学们穿行在常州的街头巷尾,他们最终停驻在了清凉路子和里3号,那里,张太雷纪念馆静静地矗立,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步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同学们的心被一股庄严而温暖的气息紧紧包裹。抬头仰望,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张太雷故居”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不仅是对这位革命先驱的最高赞誉,也是对所有后来者的鞭策与激励。吴越剑同学缓缓走过,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因为这里,是他与家乡历史对话的起点。
纪念馆内,每一处细节都精心布置,仿佛在向吴越剑和他远道而来的同学们诉说着张太雷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张太雷的铜质头像前,那双穿透岁月的眼睛,仿佛在与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传递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墙上“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寄语,更是触动了同学们的心弦,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前辈们为后人幸福生活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不懈努力。
沿着纪念馆的展览路线,吴越剑带领同学们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从张太雷同志的早年求学经历,到投身革命事业的英勇奋斗;从中国共产主义主义青年团的创立,到广州起义的壮烈牺牲,每一个章节都让他们深受震撼。特别是当看到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油画和实物时,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了张太雷同志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
图为吴越剑和同学们站成一排认真观看情景剧 通讯员 周希希 供图
纪念馆还特别安排了“一封家书情景剧”和“太雷红色课堂”等互动环节,让同学们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张太雷同志的内心世界和革命精神。情景剧中,张太雷与家人的温情互动、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让同学们感同身受;红色课堂上,讲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更是让他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最令吴越剑和到访的同学们难忘的是,在纪念馆的铜像前,他们一同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那一刻,同学们仿佛与先辈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自己不仅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要勇担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吴越剑和同学们在张太雷铜像前对着党旗宣誓 通讯员 周希希 供图
此次返回家乡常州探访张太雷纪念馆的活动,对于吴越剑同学来说,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更是一次深刻的家乡文化探寻之旅。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与魂,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家乡、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终生的信念。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图为吴越剑和同学们在张太雷纪念馆前拍照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洋 供图
(通讯员 谷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