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悟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丰富的历史遗迹,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镇巴“情系镇巴,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汉中开展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
汉中博物馆,汉中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充分展示了汉中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色,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紧紧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馆内的考察路线,依次参观了博物馆内“汉水·汉风·汉韵”汉中历史文化主题展、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石门十三品”陈列室等各个展区。在拜将坛,实践队员穿梭于六大主题展厅——“曙光初照”“古褒遗风”“大汉根脉”“群英争锋”“山南雄关”及“交融共辉”之间,深刻体验了古代将领的忠贞不渝与勇于担当的光辉品质。
镇巴——融三秦文化,汇蜀汉遗风,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的食邑之地。镇巴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当地称作“三乡文化”——苗民之乡,红军之乡,民歌之乡。
镇巴县博物馆位于镇巴县城新街东侧中段,其前身是“镇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91年2月,县人民政府将“文管所”更名为“镇巴县博物馆”。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物有:石斧、陶罐、陶仓、铜鼎、铜镜、古瓷器、古钱币、古钟等,还有“川陕革命史料”,馆藏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二三级文物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实践队一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镇巴县博物馆和文化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内各展厅以文物、图表、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革命先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奋战历程。讲解员以青鹤观保卫战、杨大文烈士三兄弟被害记、符先辉将军的故事、红军墨书标语保护艰辛历程等内容用红色小故事的方式解说给全体师生。
随后,实践队一行在镇巴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洪涛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镇巴县文化馆,参观过程中,田洪涛老师从介绍镇巴县“三乡文化”: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民之乡的来源入手,系统讲授了镇巴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体裁,镇巴民歌语言的特色,镇巴民歌文化同区域地理条件的关系,镇巴“山歌号子”和“山歌调子”的演唱方式和异同,改编创作镇巴民歌的实例和创作思路,镇巴的“花鼓调”“风俗歌”“孝歌”的表现方式和特色,还有宗教祭祀歌曲(端公戏、道场)、革命历史歌曲(红军)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曲调种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此次调研不仅让师生们了解镇巴非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也身临其境感受实践,师生们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了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践队一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队员静默肃立,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队员们参观了烈士墓区,感受到先烈们的热血与豪情。在陈列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遗物,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活动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汲取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青年人的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了汉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深刻认识到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纷纷表示,后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投身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为汉中地区的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