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近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情系镇巴·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镇巴县城、黎坝镇等地走访调研,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镇巴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镇巴县城东部安垭梁,1958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198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2015年4月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
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队员静默肃立,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队员们参观了烈士墓区,感受到先烈们的热血与豪情。在陈列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遗物,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和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紧接着,实践队来到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参观学习,黎坝交通站位于汉中市镇巴县城西南60公里的黎坝镇柳营村黎家院子。实践队在交通站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转战陕川”“汉中密约”“红色交通线”等六个单元。在基础陈列展柜还有部分武器实物、部分珍贵信件、文件及党史资料。整个展厅通过场景还原方式直观、生动地再现了武志平、黎正刚、陈友盛等交通站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红四方面军在陕南及镇巴的革命斗争历史。进入旧址后,实践队共同观看了一段纪录片,纪录片简单介绍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发展,以及武志平、陈友盛等同志做出的杰出贡献。
实践队队员置身于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通过讲解员的深入讲解,仿佛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了解到当时建立交通站的历史背景、价值和意义,体悟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汗水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后辈们接续奋斗,创造新的辉煌。
随后,实践队在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纪念馆广场前,举起右手、齐声宣誓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在柳营村不仅有红色交通站旧址这样的红色文明学习基地,还有“双生泉”又名“龙凤泉”这样的民俗文化参观地,据了解,附近居民多健康长寿、易生双胞胎,所以这里是周边群众祈福、许愿的胜地。柳营村种植有百亩荷塘,实践队调研时正值荷花绽放之时,花香扑鼻、蜂蝶尽舞、花人相融,无不让人心神陶醉,构成了一幅秀美的田园风光图。
据了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黎坝镇充分发挥镇党委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建设特色景点、挖掘独特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为抓手,全力建设‘诗酒田园养心黎坝’旅居特色小镇为,依托休闲观光农业园、红色交通线旧址、农耕研学展示区等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旅居、研学、康养承接地,让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此次活动,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致敬,胸怀远大理想,做到志存高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争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生力军,让青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