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苫删村点亮知识之光》
导语:“7月15日,来自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烟育菏梦”支教队,抵达聊城市东阿县苫删村开展支教活动。今天是支教的第三天,支教队员为五年级上册的学生教授了外研社版英语课本第二单元短文的相关内容,为孩子们的梦想助力。”
“在这个热烈的夏天,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育菏梦’支教队的成员们怀揣着炽热的心,来到了聊城市东阿县苫删村,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今天,是支教的第三天,作为支教老师的我,为五年级上册的学生教授了外研社版英语课本第二单元短文的相关内容,而这一天的经历,让我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收获。”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苫删村的土地上,我带着精心准备的教案,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而充满好奇的眼睛,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热情。他们用纯真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责任。
在课堂上,我努力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他们起初有些羞涩和拘谨,但在我的鼓励下,逐渐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他们都会高高地举起小手,争着回答。那充满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把这堂课上好的决心。
在讲解单词时,我会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帮助他们记忆。比如,在讲到“run”这个单词时,我会在教室里跑上几步,孩子们看到我的样子,哈哈大笑,同时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单词的意思。而在练习句子时,我让他们分组进行对话,互相模仿课文中的场景。他们认真地模仿着,虽然发音还不是很标准,但那份努力和专注让我十分感动。
然而,教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孩子基础较为薄弱,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会耐心地为他们反复讲解,直到他们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一直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迷茫。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他是不是不明白,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又单独为他讲解了一遍,并且让他跟着我多读几遍。最后,当他能够准确地读出句子时,脸上洋溢出了自信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课堂的最后,我让孩子们用今天学到的单词和句子,写一篇小短文。他们认真地思考着,一笔一划地写着。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分享着他们的感受。有的说喜欢这样的英语课,有的说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感受着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三天的支教生活中,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与希望。这些孩子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他们的纯真和善良也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简单的快乐。他们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能让我忘记所有的疲惫和烦恼。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最纯粹的师生情。
同时,支教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合作。和支教队的队友们一起备课、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努力着。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守这份初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付出,就一定能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
通讯员 陈序涛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