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簪花非遗映辉光,乡村旅游添新章 

发布时间:2024-08-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其乡村旅游发展深受海丝非遗文化的影响。蟳埔村的簪花非遗技艺就是这一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随着簪花文化“明星效应”的传播和“今生戴花,来时漂亮”的文案火爆出圈,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泉州乡村地区,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创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7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泉州市“探究海丝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践队来到蟳埔村体验簪花非遗技艺,通过与簪花非遗技艺传承人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簪花这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非遗技艺;亲身参与到簪花围的制作,更直观地了解簪花这项技艺的精湛与独特,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乐趣;通过制作宣传片,深入挖掘簪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并巧妙地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共赢,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簪花文化对乡村旅游的积极影响,实践队的宣传片采访了多位前来体验簪花的游客。他们中有的被簪花的美丽所打动,有的则被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深深吸引。通过他们的亲口讲述,我们听到了一个个关于发现美、感受美、传播美的动人故事,也看到了簪花文化如何成为连接游客与当地文化的桥梁,为他们带来难忘的旅游体验和满满的幸福感。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认为簪花文化可以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如开发簪花主题民宿、设计精美包装的簪花礼盒、引入影视作品、举办簪花主题的时装秀和开设簪花文化讲座等,从而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在蟳埔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簪花文化的芬芳。实践队亲眼目睹了非遗传承人们以匠心独运的手法,将一朵朵鲜花编织成精美的头饰,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创新的追求。这份对技艺的坚守与热爱,让人深感敬佩,也让实践队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簪花技艺定能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同时,实践队深刻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实践队呼吁更多人能够关注非遗、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传承,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通过参观体验、学习交流,还是通过创新设计、市场推广等方式,都能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展望未来,实践队满怀信心地相信,簪花非遗技艺将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它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同时,它也将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作者:蔡书妍 来源:蔡书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从校园走向乡村,经实践反馈成果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