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8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步前小学开展耕读教育活动,脚踏红色热土,注浇光明未来。
8月1日,支教队联合晨光公益,在步前小学开展以“保护海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当天,阳光明媚,支教队员首先为同学们播放了海洋科普短片。短片结束后,大家纷纷拿起画笔,在画布上挥洒创意,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勾勒出自己对海洋未来的美好愿景。
(同学们在画布上挥洒创意 李能杰摄)
下午,支教队队长胡怡带领同学们进行海洋手工粘土的创作。“老师,这只水母怎么做呀?”“老师快看,我做好了!”“老师......”胡怡和支教团队员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将一块块普通的粘土塑造成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翩翩起舞的水母、威严壮硕的鲸鱼、五彩斑斓的热带鱼、憨态可掬的海龟……完成制作后,大家都高兴地举起手中的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实训教学开展有序。
(胡怡带领同学们制作手工黏土 李能杰摄)
周六早上6点,队员们从步前小学出发,来到了樟坑村。据悉,自2022年樟坑村学废弃,支教队将教学场地更改为步前小学后,重走樟坑村便成为了江西队成员们的传统。
队员们走访当地农户,了解儿童成长状况。“哎呀,你们是过来支教的老师么?”一路上,这样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对教育的渴望和尊重。一间教室,几张桌椅,就是樟坑村学教学的环境,也是方圆几十里的小学生们受到教育的唯一途径。面对这样的环境,胡怡说:“以前,学长学姐们就是在这里教学的,白天自己做饭吃,晚上打地铺住在旁边的寺庙里……”胡怡的话让队员们倍加珍惜现有的教学条件,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支教的真正意义。支教队员高靖冉说道:“支教的孩子们带给我特别多美好的回忆,希望每个小孩都有好书读,我相信一切都会有的。”
(江西支教队在樟坑村学的合影 李能杰摄)
(支教队队员和村民们交谈 李能杰摄)
下午,支教团队员走进学生的家中,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家访。在家访过程中,队员们询问了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家长们对支教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支教队成员的多年的坚持和付出给予了高度认可。小班张予馨的爷爷奶奶表示:“苦什么不能苦了孩子,我们就希望她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
(支教队员与学生家长交流 李能杰摄)
乡村支教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和价值,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未来,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团也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支教队员,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