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漪扰叠翠潭千尺,古漾查济韵万年

发布时间:2024-08-0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走‘泾’乡村,向美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桃花潭镇探索以乡村之美为依托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参观、采访,深入了解“美”在泾县乡村振兴路上的积极作用。
实践团队所去往的桃花潭镇,是一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地处泾县西南,拥有两个国家4A级景区——桃花潭和查济古镇,蕴含着丰富的文旅价值。
  疏影映潭,诗画皖南。在桃花潭景区的实践过程中,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桃花潭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述下,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了桃花潭的山水风光之美,诗词歌赋之美是吸引广大游客的关键,更在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后,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文昌阁,“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等景点。其中,在 “踏歌岸阁”景点处,实践队员们与一位老者进行了交谈,老者说道“桃花潭的山水风景、诗歌文化都非常吸引人,很值得大家来旅游参观”,实践队员们对于老者所言,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与老者共同吟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感受桃花潭之盛景。拥有浓厚诗词底蕴的山水风光之美,是桃花潭旅游景区能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团队在桃花潭实践后,对于诗词之美嵌入山水之美,引领文旅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这条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文昌阁景点处参观  团队成员 张珂瑜 摄
 
     古韵查济,美漾万年。午后蝉鸣时,实践队员们便参观了素有“中华写生第一村”美誉的查济古村落。实践队员们踏寻着青石板上的足迹,走遍古村阡陌,领略这雕粱画栋,翘角飞檐的建筑之美,艳阳高照,金光洒向这青砖黛瓦的世界,显得格外壮美,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查济独特的建筑之美作为其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支撑。随后,实践队员们寻访村落里的街坊商铺,聆听查济本地居民的声音,了解查济的发展状况,在采访当地居民的过程中,一位商铺老板娘向实践队员们说道:“政府对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啊,比如街道卫生,还有一些政策扶持。“在持续深入的调查采访下,实践队员们认识到查济古镇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身独特的建筑之美,还需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才得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引发了实践队员们对如何拓宽查济建筑之美促进文旅发展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者在踏歌岸阁景点处交谈  团队成员 梁海峰 摄
 
  层岩衍曲,烟波无际,千尺潭,涟漪扰叠翠;巷陌交通,粉墙黛瓦,查济村,朔古漾今朝。在此次前往泾县的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走“泾”乡村,向着中华山水之美、诗词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而行,通过广泛参观调研,深入了解乡村之美在促进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索乡村之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路径、新渠道提供宝贵的经验与见解。团队成员们在实践后也纷纷赞叹泾县的乡村之美,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沈旺辉 毕天宇 刘伟文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谨防溺水,安全一“夏”|广州新华学院河源智农社会实践队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
  • 参观张太雷纪念馆和瞿秋白纪念馆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