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拾遗 SHIY”志愿队于扬州市团结村爱心暑托班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队员们探访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扬州非遗珍宝馆,并体验了漆扇和扎染的非遗传统工艺,为非遗文化宣讲做了充足的准备。
活动当天,队员们早早到达暑托班,与负责人进一步沟通活动细节,并布置漆扇与扎染的活动场地和宣讲的PPT。
活动开始,宣讲队员通过两个生动的小故事引起小朋友们对非遗的探索兴趣,队员们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解读和部分非遗物品的观看,让小朋友们对非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宣讲队员通过给小朋友们观看漆扇和扎染的成品图,并简要的讲解了两项非遗工艺的制作工艺,将小朋友们对接下来的实践环节充满期待。
队员们通过让小朋友们抽签的方式进行漆扇和扎染的分组。分组完成后,队员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各自的场地前,进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讲解,小朋友们都听的非常认真,并跃跃欲试。制作漆扇和扎染的过程中,在队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分别以线捆和皮筋捆的方式对白色的方巾进行捆扎,再进行滴色,制作出了五颜六色且风格各异的方巾;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选择了心仪的扇子,在水中滴入喜欢的颜色,在队员的指导下,将扇子缓缓放入水中,轻轻拿起,最终呈现的效果各异,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

活动最后,负责宣讲的队员发起了与小朋友们的问答互动环节,小朋友们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与队员们进行互动。在活动结束前,全体队员与小朋友们进行了合影,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本次活动通过让小朋友亲身参与非遗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树立对本国文化的坚定信心,也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