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于2024年暑期对多地开展了一系列以“结对交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旨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还着重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团结显得愈加重要。作为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团结实践团”的成立,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其愿景是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团结的实现。
二、活动过程
“结对交流”活动于7月初正式启动,参与成员包括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四十余名学生。在活动的前期,成员们通过调研和前期准备,了解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与生活习惯,确保交流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实践团首先前往益阳地区,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在交流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同学结成了对对,进行了一对一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分享。通过共同参与民俗活动、学习传统手工艺,学生们在互动中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认识。当实践团的成员们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食,与当地居民一同参与传统的舞蹈时,不仅拉近了关系,也促进了了解与友谊。
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举办了一场线上的分享会,邀请当地居民、学生及老师共同参与。在这场线上的交流会上,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他们这次活动的收获与心得,通过生动的讲述与表演,使在线的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文化交流的魅力。
三、活动影响
此次“结对交流”活动,共吸引了近300位参与者,得到了校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实践团成员们用心维护着与民族同胞的友谊,积极探讨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活动结束后,许多成员表示,这次实践不仅仅是一次文化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在与不同民族风俗的接触中,拓宽了视野,也更加坚定了推动民族团结的信念。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充分展示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了力量。此外,活动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发酵,实践团计划在未来继续开展类似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动民族团结的深入发展。
通过“结对交流”活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友谊与知识,更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期待未来更多的类似活动能够继续推动民族团结,谱写多元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