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神农架冷水鱼繁育基地:科技引领,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神农架林区宋洛乡长坊村大力发展冷水鱼繁育产业,这一举措不仅显著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为乡村振兴铺展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子组成社会实践团,深入神农架林区,对宋洛乡冷水鱼繁育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旨在借助这次考察的机会,了解神农架冷水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将从中学习到的知识与理论相结合,在深化理论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

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和实践队员们合影(推文封面) 苏雪梅 摄.jpg (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和实践队员们合影 车婧娴 摄)

 生态养殖,保护与发展并重

神农架长坊深山渔村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巧妙地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专注于多鳞白甲鱼与齐口裂腹鱼这两种冷水鱼的繁育工作。依托周边清澈纯净、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繁育中心为冷水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通过先进的控温技术,精确调节水温至最适合冷水鱼生长的区间,使得整个养殖过程既高效又环保,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的实现。

在冷水鱼产业发展的同时,神农架冷水鱼繁育基地也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基地成立了生态巡护队,禁止猎捕野生鱼类,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以恢复河道中的鱼类资源。同时,基地还注重养殖废水的处理与利用,以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繁育中心内的鱼苗 宋洛乡人民政府供图.jpg(繁育中心内的鱼苗 宋洛乡人民政府供图)

 科技赋能,繁育技术再升级

走进神农架长坊深山渔村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圆形繁殖鱼桶,这些鱼桶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却都充满了生机。

据悉,该繁育基地近年来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施,成功解决了冷水鱼传统繁殖方式中遇到的水温受外界气温影响变化幅度大、水中含氧量不稳定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多次外出考察和交流学习,基地决定引进陆基流水养殖系统,从而实现就近引流长坊村周围的山泉水进行养殖,在保证水质的同时利用活水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的目的。另外,基地还建立了控温系统,成功将水温控制在了适宜冷水鱼生长的范围内。在科技赋能的强大动力下,冷水鱼鱼苗的成活率成功地从20%提高到了60%,并且有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新的突破。

                       (  繁育中心内的循环水净化系统系统 车婧娴 摄)

      (繁育中心内的育鱼设备 车婧娴 摄)

直面挑战,信心满满向未来

目前,当地冷水鱼产业面临着鱼苗存活率低、产量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挠了产业发展进步的步伐。为此,当地政府积极充当养殖户和专业人士之间的桥梁,不仅会在鱼苗出现问题时帮忙联系有关机构进行检测和诊断,还会不定期邀请专家走进繁育中心进行观测和指导。同时,冷水鱼繁育基地计划在繁育多鳞白甲鱼与齐口裂腹鱼的基础上引进中华鲟,因为中华鲟具有产卵多、繁育周期短、幼苗存活率高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为发展特色冷水鱼产业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坚实的基础。另外,当地政府从发展冷水鱼产业的角度积极开展了帮扶工作,鼓励当地居民加入冷水鱼产业,并对修建鱼塘养殖冷水鱼的居民进行补贴。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向实践队员介绍基地设备 王丽亮 摄.jpg(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向实践队员介绍基地设备 车婧娴 摄)

 “我也想让冷水鱼发展得更好,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繁育基地负责人陈香贵说道。陈香贵牵头为冷水鱼的发展不断奔波,为其寻找更多出路。对于冷水鱼的未来发展他说道:“我们目前就是想要将齐口裂腹鱼、多鳞白甲鱼等当地鱼的产量提高,然后在产量有一定保证的基础上在开展类似鱼干、咸鱼等更多副产品。”冷水鱼产业目前也已经走上正轨,会逐渐走出长坊、走出神农架,到达全国各地。

神农架冷水鱼繁育基地遵循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重点突出产业特色,积极运用科技手段,采取适宜的运营模式,在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稳扎稳打,力求将冷水鱼产业发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造福更多百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片绿水青山能够孕育出更加丰硕的乡村振兴的果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向实践队员讲述他的创业经历 王丽亮 摄.jpg

(繁育中心负责人陈香贵向实践队员讲述他的创业经历 车婧娴 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受益匪浅。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调研,不仅加深了对冷水鱼产业的认识和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将来能以过硬的专业本领和青春热血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苏雪梅 陈香钰 周冰凝 周天一 张心怡 梁紫赫 王丽亮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风雨如磐岁月长,红岩精神展锋芒
  • 百年征程汹涌澎湃,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
  • 07-27
  • 携儿童之手,护儿童成长
  • 携儿童之手,护儿童成长
  • 2024年7月8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走进了留守儿童的世界,为他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探索人体
  • 07-27
  • 一师文化润心田,民族团结共筑梦
  • 一师文化润心田,民族团结共筑梦
  • 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民族团结交流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弘扬一师文化的深
  • 07-27
  • 书信往来,共筑桥梁
  • 2024年7月25日,湖南与新疆两地青少年通过一封封充满温情的书信,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千里的友谊之桥。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
  • 07-27
  • 走进城南校区,推广一师文化
  • 走进城南校区,推广一师文化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实践团于7月27日组织了一场文化推广活动,实践团成员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传递一师文化。
  • 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