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日的墨香
导语:在烟育菏梦支教队的第十个日子里,我踏入了那间充满故事与梦想的语文课堂,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情感波澜。这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它是我们与孩子们心灵交流的桥梁,是知识与情感交织的盛宴。此刻,我愿借文字之舟,缓缓驶向那片由文字构筑的海洋,分享我在这一天的感悟与收获。
(图为同学们上书法课场景 通讯员 韩贻飞 摄)
晨光中的启航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前往学校的路。我心中带着一丝忐忑与期待,步入那间熟悉的教室。孩子们早已坐得整整齐齐,眼神中闪烁着对新知识的渴望。那一刻,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天的开始,更是我们共同探索文学世界的新起点。
文字的魔力
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围绕着一篇篇经典的古诗展开。我尝试着用更加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去解读那些古老的文字,让它们在现代的课堂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孩子们听得入神,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眼神中闪烁着灵感的火花。我惊讶于他们对文字的敏感与热爱,仿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心灵的共鸣
在讲解《春日》时,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在讲解《回乡偶书》时,这首诗歌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思维的碰撞
除了情感的交流,我还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积极讨论。我们围绕文章的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而敏锐,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感到惊喜。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从孩子们的视角看到了许多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和角度。
感悟与收获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这一天的语文课也缓缓落下了帷幕。但在我心中,这场关于文字、情感与思考的盛宴却远远没有结束。我深刻感受到,支教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奉献,更是一种自我成长和收获的过程。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如何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世界;我学会了如何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倾听、去理解、去爱。
未来的展望
回望这十天的支教生活,我感慨万千。我深知,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和收获继续前行,用我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去教就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光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在烟育菏梦支教队的第十天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语文课的魅力与力量。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行用我的热情和智慧去点燃更多孩子的希望之火。
通讯员 王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