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研究工作,促进文化多样性。7月2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启民族文化交流调研之旅。
实践团对“湘新黔藏”四大地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展开调研。调研发现加强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交流的路径中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二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导致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层的危险。三是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民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足,影响了民族团结的深化。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认同感较强,但与国家整体认同的融合不够充分,有时会出现民族主义倾向。
经过调研,实践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建立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和实施教育资源均衡化项目,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二是搭建跨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基金。三是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推出民族政策解读系列视频。
同时,实践团也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交流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民族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

本次调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我国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