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福建福州,寻匠者匠心”————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家乡观察”专项实践队走进三坊七巷

发布时间:2024-07-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解福州匠心手艺的现状,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家乡观察”专项实践队于2024年7月15日赴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开展“探福建福州,寻匠者匠心”活动。

李克强曾云:“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于国家而言,工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是一个大国制造的保证,能长久地造福于世;于福州而言,工匠“孜孜以求、追求完美”的执着是助推福州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良药。为调研福州匠心手艺的传承情况,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家乡观察”专项实践队行走于南后街之上,聆听技师们的乡音。

为调研福州匠心手艺之精湛性与细节性,实践队走进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瑞成堂等地,领略榕城芳华。通过对陈师傅及其徒弟的采访,实践队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在工艺特点方面,窨制工艺有“见茶不见花,却有茉莉香”的特色,可见,福州工匠世代传承的茉莉花茶艺能够保留自然风味。其二,在制作过程方面,茉莉花茶的制作采用烘青绿茶窨制,需用一层花一层茶重重叠叠,充分拌匀、通氧,让花不失去生机。此外,茉莉花的制作需历经60多天、201道工序,用花之数量、窨制之时间、烘烤之火候均有严格的标准,可见,福州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注重将制作环节落到细微之处。稽之往史,福州于北宋之际成为茉莉之都,顺海上丝绸之路,将茉莉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使其成为了2000多年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者。揆诸当下,2022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而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亦名列其中。匠心技艺薪火相传,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已有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助力了飘香千年的福州茉莉花茶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如今通过福州匠人世代相传的福州茉莉花茶已经成为连接古今福州的纽带,亦成为了东西双向互济的盛品。

(图为福州茉莉花茶售品)

为调研福州匠心手艺之合作性与传承性,实践队走进手工银器体验坊,领略金银首饰的独具一帜。通过观看陈师傅与徒弟制作银器的过程,调研队颇有感悟。在制作过程上,颗粒状的银块通过高温加热化为银水,凝固后需一锤锤敲打,最后再由镊子练成细长的银丝,该过程复杂而繁琐,往往不由一个人来完成。与机制银器相比,手工制作银器有心不躁、气不乱、手不抖的苛刻要求。店里的众多银器见证了这项技能的流传——福州手工制银的匠心手艺得到了传承。精雕细琢的银器,凝结了匠人们的智慧,在人文情感的投入下变得更具其文化意义。

为调研福州匠心手艺之实用性与创新性,实践队探访了相关门店,如:梳杏牛角梳、福牛角梳,领略角梳蕴藏的万种风情。通过询问福州角梳文创馆馆长,调研队得知:首先,福州牛角梳的制作需经过锯角、砂皮、剔坯、打坯、画坯、吞坯、开齿、剔齿、平面、抛光、打蜡、雕刻等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极其讲究,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第二,与互联网提及的传统纯手工制作牛角梳的途径略有不同,古人用稻草加锅灰开展打磨工序,现代则用砂轮等机械设备进行打磨。可见,角梳手艺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改良创新。第三,馆长还告诉调研队队员,“与普通梳子相比,牛角梳有护发、活血通络、放松情绪等独有作用”。由这一口述资料可见,角梳工匠手艺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正因上述种种优点,虽然福州牛角梳未形成像过去“李盛兴”、“李发记”那样的知名品牌效应,但一些传承人如陈连信注册的“双福缘”等品牌,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福州三宝之一的福州角梳曾在巴拿马、芝加哥、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荣获金牌奖和金盾奖。如今的福州牛角梳的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显示出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作为当代青年,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家乡观察”专项实践队必定继续躬亲实践,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福州地区匠心手艺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雷鸣、林都 来源:闽江学院海峡学院“家乡观察”专项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桂电实践团队带领青年学生深入湘江战役纪念馆,感悟长征精神
  • 因爱相聚,舞动红色旋律
  • 因爱相聚,舞动红色旋律
  • 支教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红色舞蹈学习活动,培养了艺术情操的同时深重爱国萌芽。孩子们展现爱国热情,未来可期。
  • 08-15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精神
  • 品霍山之茶,促文化之光
  • 品霍山之茶,促文化之光
  • 实践团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去茶场寻觅霍山大黄茶、霍山黄芽。亲自采摘、亲自动手炒茶、与采茶女们交谈,聊聊茶叶传承与发展现状,提
  • 08-1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