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共赏花鼓戏韵,共筑民族团结文化桥梁

发布时间:2024-07-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加深对民族团结的深刻理解,7月1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了一场线上花鼓戏交流会,共同感受花鼓戏的独特魅力。
本次交流会通过花鼓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搭建起民族团结的文化桥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让学员们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共同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的花鼓戏表演,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交流会开始,由实践团成员开场,介绍交流会的目的意义以及欢迎各位参与者。接着就花鼓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讲解,介绍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员们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活动高潮,播放花鼓戏经典剧目的表演或片段,让学员们直观感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如《补锅》、《打铜锣》等剧目,也有表现忠孝节义的《刘海戏金蟾》、《福寿图》等传统剧目。从长沙花鼓戏的细腻温婉,到邵阳花鼓戏的粗犷豪放,再到零陵花鼓戏的清新脱俗,每一种流派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设置提问环节,实践团成员鼓励学员们就花鼓戏相关问题提问。增进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增进学员们对其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传承现状的了解,共同探索传统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本次交流会在实践团成员对花鼓戏的赞美与期望中圆满结束。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花鼓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未来,我们也期待更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民族团结和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张明 朱轶 周雯暄 来源:原创
  • 共赏花鼓戏韵,共筑民族团结文化桥梁
  • 花鼓韵流传,点亮非遗文化之光
  • 花鼓韵流传,点亮非遗文化之光
  • 2024年7月19日,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跨越千山万水,走进了湘、黔、新、藏四地孩子们的心田。这不仅是
  • 07-20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花鼓欢歌庆团圆,民族团结谱新篇
  • 共绘花鼓戏的民族风情画卷
  • 共绘花鼓戏的民族风情画卷
  • 为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7月1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文脉共筑”民族实践团在
  • 07-20
  • 鼓戏连心,云端共舞
  • 鼓戏连心,云端共舞
  • 近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花鼓戏文化传播会”,旨在弘扬
  • 07-20
  • 花鼓戏韵·红籽同心
  • 花鼓戏韵·红籽同心
  • 7月19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精心组织下,“红籽同心,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成功实施了一场以湖南地方戏曲瑰宝——花
  • 07-20
  • 花鼓戏宣讲共筑民族团结桥
  • 花鼓戏宣讲共筑民族团结桥
  • 7月1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精心策划并顺利开展了湖南民俗文化宣讲活动,其核心聚焦于
  • 07-20
  • 以花鼓戏为媒,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 以花鼓戏为媒,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 7月19日,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三下乡”活动也迎来了新的形式——线上交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实践团成员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平台,为偏
  • 07-20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