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党建理念,加强党史教育,培育新时代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2024年7月6日,伴随着三下乡各类活动的开展,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支教践初心,微光聚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向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板舍村的留守儿童开展了“青春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党史红色教育课程:由周健武和蒋伟成两位成员作为主讲人,生动形象地推进了红色教育知识的普及,为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做了充足准备。
![]() |
(图为7月6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蒋伟成和周健武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谢祥供图) |
7月6日下午三点,一场生动有趣的党课拉开了帷幕。在正式开始之前,由两位主讲人安排同学们正式入座,并给每个人发放一个小国旗。同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轮爱国问答环节:在问及“7月1日是什么节日”时,不少同学将八一建军节与七一建党日混淆,交流过后,两位主讲人及时纠正了学生们的错误,将7月1日建党节的意义给同学们进行详细地解释,让同学们更加能够清晰地铭记每一个属于党的“生日”。并且讲述7月1日蕴藏的特殊节日:香港回归日。恰逢103周年时,更值回归27周年日。主讲人给同学们播放了《紫荆花盛开》视频,再现了香港回归时全国人民激动的情形,诠释了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
(图为7月6日 小朋友们在观看《紫荆花盛开》的MV 陈佳睿供图) |
经过一轮简单的爱国问答环节和礼品赠送,我们迎来了本次党史教育课程的正片。此次党史教育课程由四个大篇章组成:“百年路上,信仰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华儿女,顽强意志”“薪火相传,逐梦前行”。这四个篇章中既包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也展开了对未来的展望,是符合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结合,更是一次生动的教育课程。
在第一篇章“百年路上,信仰追求”中,周健武、蒋伟成向同学们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血战湘江和四渡赤水的两个经典战役,展示了伟大长征精神的意义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
(图为7月6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蒋伟成讲《血战湘江》的故事 郝梓屹供图) |
在第二篇章“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由课前下发的国旗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一颗大五角星指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在第三篇章“中华儿女,顽强意志”中,向同学们讲述了钟南山院士的事迹,钟老在危急关头“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和做敢做的责任与担当让大家深受感动。以此彰显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仆后继的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也符合此篇章中的中心思想,让同学们培养持续吃苦耐老的高贵品质。
在结尾“薪火相传,逐梦前行”中,用生命践行使命,用使命守护生命,让我们更有使命的成长!复述了香港回归的27周年,由此讲述了台湾的回归仍需我们新一代青年持续发光发热,并借助习主席对青年的寄语,完美地结束了本次课程。
![]() |
(图为7月6日“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希望”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结束后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陈佳睿供图) |
这场为留守儿童设计的党课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还让他们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支教践初心,微光聚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大家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留守儿童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