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重庆市“技术交流深度探索,智慧物流赋能发展”暑期实践队前往重庆市设计院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重庆市“技术交流深度探索,智慧物流赋能发展”暑期实践队来到了重庆市设计院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在这里,实践队在缪剑峰、常贵志、王征等设计院专家和教授的陪同和指导下,首先对整个设计院进行了大致的参观。缪教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设计院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图 1 实践队成员参观设计馆
接着,我们在设计院的会议室内与几位专家和教授就我们的项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实践团队成员缪羿详细说明了我们项目的背景信息、设计蓝图、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以及未来规划等。在汇报结束后,设计院的专家和教授们给予了项目极高的赞誉,并对我们的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方向与策略性建议。
缪教授指出,项目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地分析,以确保方案的全面性与适用性。常教授则从实际应用层面出发,强调路权管理的重要性,应避免对公共道路的侵占,保障交通流畅。王教授聚焦于技术细节与项目亮点的呈现方面,他提出需进一步明确底盘与箱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开启方式等设计的细节,通过详细地阐述来强化项目的核心优势与特色,使之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些建议不仅展现了教授们深厚的专业素养,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也为项目的后续优化与升级指明了方向。

图 2 缪羿同学进行项目介绍
然后,团队结合本学期主要课程分享了对重庆城市发展的一些理解。作为直辖市之一,重庆地理位置优越,在交通、经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重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团队以东水门大桥和湖广会馆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该场地具有山地城市立体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会馆文化与码头文化在此交融,此外,该区域交通不便以及建筑老旧问题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保留原有历史文化内涵,该案例提出了以“阶”为主题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详细解释了“阶”的定义以及预期效果。

图 3 探讨画面
随后,四位专家肯定了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该案例展开延伸,详细介绍了重庆磁器口、十八梯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设计。同时,他们也建议团队进行更多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人为中心,深入探索城市街区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加合理的设计策略和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双方就重庆和西安城市设计的不同进行深度交流,使团队成员感受到两座城市不同的地质和文化特点造就的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以及城市设计工作的魅力。最后,团队成员向重庆市设计院各位专家对此次实践活动的支持和对团队项目提出的建议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