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古迹,感悟历史——黄山区博物馆之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为了深入了解历史之古韵,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4日上午来到了黄山区博物馆,探索、发现与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

黄山区博物馆设立于2000年,陈列了黄山区地域内遗留的各种古建筑的木、石、砖雕,称为“三雕”,以及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铜器、名人书画等,共2113件藏品,其中珍贵文物320件,展现出明清时期各异的家具制作工艺与建筑雕刻风格,反映了长江文化向徽州文化渐变的过程。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文化的瑰宝熠熠生辉。步入博物馆,木雕之细腻,砖雕之古朴,石雕之雄浑,皆如诗行般跃然眼前,是匠心之独运,也是历史之低吟,反映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历史文化的渊远深厚。

“徽派建筑的房屋窗户大多小而高,为了采光、透气、通风,一般会设天井于宅院之中,此外,徽商素有肥水不外流的观念,天井也有聚水敛财、灭火消灾的作用……”讲解员热心细致地讲解每件文物的历史渊源与象征意义,带领团队成员们穿梭于历史的长廊,领略徽派建筑独有的风姿,一梁一柱都蕴含着文化与智慧,“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踏入如此宁静雅致之堂,虽时空相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跨越时光在此刻产生了共鸣。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物质的遗存,更是文化的血脉、民族精神的传承,拥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向今朝青年诉说着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从五福童子到二十四孝格子门扇,从绿釉瓷枕到柏木描金拨步床,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学习每件文物的历史渊源和背后深藏的历史文化。合欢桌上代表权力的狮子头、代表步步高升的竹节以及象征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冰裂纹图案,种种皆在潜移默化之中起到教育作用,哪怕在当今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此次黄山区博物馆之旅,不仅了解了黄山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文物的紧迫性。在未来的日子里,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在体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同时也将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共同书写当代青年的精彩篇章。
作者:胡子雁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黄山甘棠中心学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社会实践团队
- 探白公祠,感古人遗风
- 苏州大学“寻·访”实践团队前往苏州市唐少傅白公祠参观学习。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宣传廉洁文化。
- 07-16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 在建党103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王佳琪于7月14号-15号开展了“追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