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苫山村:实践中的心灵之旅
西苫山村:实践中的心灵之旅
踏上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的土地,仿佛走进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乡村画卷。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只是那一份纯粹的质朴和宁静。作为中青校园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我在这里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初入西苫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田埂上绽放着不知名的小花,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村里的房屋大多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村子中央有一棵古老的大树,枝繁叶茂,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图为午后树荫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夏荷 摄图)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参与了农村教育帮扶工作。走进村里的小学,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好奇的眼睛,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我们为他们带去了新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争论不休,也会因为一个简单的表扬而兴奋半天。有一个叫小花的女孩,她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但当我给她讲了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后,她那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告诉我她以后也要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勇敢面对生活。还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我们一起做手工的时候,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那份自信和快乐让人深受感染。
(图为支教队成员上课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夏荷 摄图)
除了教育帮扶,我们还深入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大妈,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生活虽然艰辛,但她从未放弃,依然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只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她的坚强让我敬佩不已,也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还有一位老爷爷,他向我们讲述了村子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贫困到如今的逐渐改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努力。他回忆起过去为了修建村里的第一条水泥路,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种团结一心的精神令人动容。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不再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心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和想法,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比如,当一位村民向我诉说他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时,我不再急于给出建议,而是先认真倾听他的烦恼和困惑,然后再一起探讨解决方案。这种倾听和理解的能力,将对我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也懂得了珍惜和感恩。看到村民们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努力生活,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友善,我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却忽略了身边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在这里,我学会了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比如,当我看到村民们在简陋的厨房里做出美味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享用时,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家人之间的陪伴和关爱。
(图为西苫山村古文化遗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夏荷 摄图)
同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村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当看到我们的努力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点点改变和希望时,那种成就感无法言表。比如,我们帮助一位农户修缮了破旧的屋顶,让他不再担心下雨天会漏水;我们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陪伴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怀信念,愿意付出,都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
西苫山村的实践之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通讯员 李夏荷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