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7月11日电(通讯员 许家润 李梓昊 郑泽锐)
“青春如火,奋斗如歌。”佛山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复苏之风团队赴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新江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梦想与激情,走进乡村,为乡村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
量。
走进乡村博物馆,感受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阳光明媚的清晨,实践团一行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博物馆的旅程。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对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传承之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有序进入展厅,开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面对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实践团成员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讨论,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中捕捉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魅力。这里以生动的场景再现和丰富的实物展示,向大家展示了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及乡村人民勤劳智慧、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份来自乡土的宝贵财富。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博物馆。(通讯员 李晁年 供图)
让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为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助农直播的效果,复苏之风实践团专程前往翁源县新江镇桥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农产品成品的生产、品质及特色,为后续的直播带货活动做足准备。抵达合作社后,实践团成员们立即被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成品所吸引。每一件产品都透露出合作社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合作社负责人带领成员们在展柜区观看农产品的最终成品,负责人逐一为实践团成员介绍每款产品的特色与亮点,从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到匠心独特的加工技艺,再到精准的市场定位,无不透露出合作社对品质的追求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对即将作为助农直播对象的农产品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他们不仅被产品的多样性和高品质所吸引,更被合作社背后的故事和努力所打动。负责人也耐心解答了成员们关于产品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疑问,并分享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宝贵信息,为实践团后续的直播策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听负责人的讲解。(通讯员 李晁年 供图)
军事力量是那默默耕耘的守护者,构建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晨曦微露的时候,复苏之风实践团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前往翁源渔溪军营旧址的旅程。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军营,虽已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抵达目的地后,实践团成员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古朴的营房、斑驳的墙壁、滋生的杂草……每一处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成员们缓缓步入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首先,实践团参观了军营的主体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已略显陈旧,但依旧保持着当年的布局与风貌。成员们仔细观察着每一扇门窗、每一块砖石,试图从中捕捉到那段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解说员生动地讲述着军营的历史沿革,军事活动以及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让实践团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探访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更感受到了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他们都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参观军营旧址。 (通讯员 许家润 供图)
每一次教育的投入,都是对未来最明智的押注。复苏之风实践团踏上了寻访育英中学旧址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成员们踏入校门,时间仿佛凝固。墙壁上的白灰早已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砖石,门窗框架虽还倔强地挺立着,但木质已腐朽,轻轻一推便发出吱嘎作响的声音,曾经辉煌的屋檐,如今已斑驳不堪,青瓦间杂草丛生。在参观过程中,不少成员们被这些场景所触动,有的轻声细语分享着自己的校园记忆,有的则静静地凝视着每一处细节,彷佛以及产生了某种共鸣。这次寻访不仅让成员们重温了中学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为接下来的乡村调研注入新的思想与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寻访的中学旧址。(通讯员 许家润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