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访沂蒙革命地,感英雄长存

发布时间:2024-02-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冬日暖阳细撒光辉,和煦微风轻抚大地。伴着朝阳清风,曲阜师范大学“慨忆传薪火,追沂红韵长”实践队于2024年1月14日来到临沂,走进了沂蒙红嫂纪念馆,也走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感悟到了散发着光辉的红嫂精神。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沂蒙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特殊称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她们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她们抚养着将士和烈士的后代……在炮火纷纷中,沂蒙红嫂们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红嫂”二字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在沂蒙红嫂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了革命红嫂王换于的事迹。王换于,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她带领全家创办了战时托儿所,抚养了42名将士和烈士的后代。王换于曾说:“八路军的孩子就是他们的根,咱们就算是豁上命,也要给他们留住根。”字字真切,句句真情,是军民情深的写照。“国家”二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将士们,放心吧!你们在前方保家卫国,守护着大家!我们在后方照料你们的儿女,守护着小家!
    男子可为之事未必女子不可为,面对艰难险阻做巾帼不后退。沂蒙山是壮美的山,她是两万万年前大自然的创造;沂蒙红嫂是壮美的母亲,她们是全中国数万万同胞的坚毅后盾。伟大的沂蒙精神闪烁其中,那点点的光辉是为革命而奋斗、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无数的革命者、无数的奉献者的缩影,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在沂蒙老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女性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明德英,祖秀莲,许来英,沂蒙六姐妹以及无数的沂蒙红嫂们,她们以自己的身躯奉献出磅礴的力量。军人在前方奋斗,人民在后方支援,军民心心相映,筑起抗战的长城。如果当年没有她们,没有千千万万个她,就没有如今的我们,没有如今的国泰民安。

 
作者:于子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 学而为师担使命,躬耕教坛筑未来
  • 学而为师担使命,躬耕教坛筑未来
  • 中国青年网德州2月4日电(通讯员 郭言明)为了全面落实大学生的各项发展,积极的投入于社会实践中,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努力争做社会
  • 02-06
  • 躬耕教坛育芬芳 践行初心逐光行
  • 躬耕教坛育芬芳 践行初心逐光行
  • 中国青年网德州2月2日电(通讯员 陈政儒)为了全面落实大学生在全方面的发展,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努力争
  • 02-06
  • “学而为师担使命,躬耕教坛筑未来”社会实践
  • 探寻家庭资本之差 ,透视人际交往之能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