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学子三下乡:非遗薪火相传——美育沁润童心
塔里木大学“非遗薪火相传--美育沁润童心”三下乡实践团队于7月6日前往喀什开展为期两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调研活动及面向青少年群体传播非遗文化,在此次调研中有许多感悟与收获。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接触到新疆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对新疆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我想谈谈艾德莱斯丝绸。艾德莱斯丝绸作为新疆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于世。在我亲自参观了丝绸制作工坊后,我才真正领略到了制作艾德莱斯丝绸的繁复过程。从蚕茧的养殖、丝线的提取,到织锦和缝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细心和耐心。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明白了艾德莱斯丝绸背后蕴含的文化与智慧,以及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其次,维吾尔族民族乐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民族音乐表演中,我听到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民族乐器演奏,如胡琴、塔木尔、唢呐等。这些乐器不仅有着悠扬的音色,更承载着维吾尔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我还有幸参与了一次乐器制作的实践活动,亲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乐器,并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维吾尔族音乐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音乐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非遗传承与弘扬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非遗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而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非遗的传承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与弘扬的活动中。他们通过组织展览、举办演出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力度,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和机构来支持非遗的传承工作。这些积极的举措给我带来了希望,让我相信非遗文化在新疆会有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还结识了一些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他们不仅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更在其中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非遗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保护传统,更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总结而言,参与新疆非遗传承与弘扬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我对艾德莱斯丝绸和维吾尔族民族乐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非遗传承与弘扬对于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非遗文化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非遗传承工作,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文:胡永信)
作者:胡永信 来源:塔里木大学 胡永信
- 非遗薪火相传,美育沁润童心
- 植物拓染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利用大自然中的花、草、茎叶等进行的植物敲拓染。在国家对传统手工艺保护政策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