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姜瑞琪7月17日讯】(通讯员 姜瑞琪)7月17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乡约曲尺,筑梦有李”发展成就观察团正式开展“李树枝头到五湖四海,与巫山脆李‘乡’约”实践活动,从产地曲尺乡权发村来,到五湖四海的食客舌尖去,观察团成员在巫山巷陌间寻访脆李足迹,赴一场跨越空间的脆李之约。
产品虽好,打出名气才能在市场里有一席之地。观察团成员前往巫山县农特产品中心拍摄宣传短视频,展现巫山脆李交易繁忙的景象,帮助巫山农特产品商店扩大知名度。“巫山脆李 李行天下”的包装堆积如山,工作人员们正忙着从一筐筐脆李中挑拣出品相完好,没有裂口的果子。分拣、包装、封口、摆放,一番忙碌的景象。观察团成员以跟拍的形式,展现一名外地游客走进巫山县农特产品中心,初尝巫山脆李便被其清脆的口感、甘甜的果味、饱满的个头所折服的情形。“这个李子像小苹果一样大。”“对啊,这是特大果,价格还不低勒。”简单的对话描绘出巫山脆李有食客信赖、有品质保障的交易盛况。
图为观察团成员汪嗣杰拍摄宣传短视频 朱安琪摄
观察团成员帮助农特产品中心工作人员分拣脆李,学习脆李分类标准。“表面有裂痕的脆李要挑出来,不能发给客人。”负责人冯彬为观察团成员介绍道。店里准备打包的巫山脆李个头大、果皮薄、果肉脆甜,每箱脆李的个头也相似,在分拣过程中,负责人热情地邀请成员们品尝巫山的高品质脆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观察团成员们就已经分拣好了十箱脆李,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图为观察团成员一起打包曲尺脆李 张安琪摄
观察团成员对农特产品中心负责人冯彬就巫山脆李的产地,销售情况及稳定客源等问题进行采访。“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买一箱看看品质,发现我们的脆李好吃,就会回购几十箱。”负责人介绍店中保证脆李新鲜好吃的小妙招——打包的脆李并不是全熟,而是九分熟,在运输过程中脆李就会变得更为甘甜,等邮寄到食客手中,脆李便呈现出最完美的风味。观察团成员品尝了店里九分熟和全熟的脆李,感受不同熟度脆李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