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过程篇一:领略陶艺文化,感悟非遗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7月16日,长安大学“点亮陶塑之魂· 服务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继续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陶艺村开展调研活动。
实践队员在陶艺村内合影
富平县陶艺村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陶文化交流、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陶艺展览、红色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陶文化旅游中心。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陶艺村景区的陶艺生活馆和博物馆,近距离地感受了大量极具美感的陶瓷艺术品。通过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园区内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位陶艺家的万余件作品。这些作品各具特色,代表了各个民族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真实风貌。

                                                                                     内展出的精美陶艺品
实践队员们还积极与村民们沟通交流,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不仅领略了陶艺村的风土人情,而且在实践中对陶艺村的发展概况有了初步了解。此外,实践队员们采访了富平县陶艺村游客接待中心的负责人,负责人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陶艺村的陶艺发展历程、陶艺的传承情况、陶艺的销售情况,以及近几年来陶艺村的旅游情况。

                                                            实践队员采访陶艺村游客接待中心负责人及当地村民
领略了陶艺的多彩魅力之后,实践团队来到陶艺体验基地,亲自体验制陶。在陶艺技师的指导下,队员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创作,感受制陶的乐趣。
实践队员体验制陶
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陶艺非遗文化,实践团队于7月17日来到了渭南市澄城县尧头窑遗址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澄城县尧头窑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它的炉火,已燃烧了千余年岁月。
实践队员参观了尧头窑遗址,拜访了陶艺传承人周新平先生。周新平介绍,尧头窑是民间瓷窑,“人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因此制瓷多为生活用品,如瓮、盆、碗、瓶、罐等。他又回忆道,自己继承爷爷的瓷器制造、煅烧技术,从事陶瓷烧制已经四十余年。“烧制陶瓷一次就得耗时两个月,且烧成率极低,不到10%,烧成一件精美的陶瓷品是非常难的。”队员们不禁感叹陶艺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看到了独属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
陶艺传承人周新平为实践队员和游客讲解尧头窑烧制陶瓷的历史
陶艺,是土、火、水的艺术,更是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精髓之表率。以陶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青年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
 
作者:何鑫,盖兴兴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河海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生态河湖
  • 关注特殊儿童,点亮成长蓝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