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杨柳青画之美,承非遗文化之盛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响应国家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号召,促进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7月17日下午,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萤火探兴实践团队员前往杨柳青镇了解其中的非遗文化,萤火探兴团成员联系到当地人带领前往杨柳青古镇,参观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艺术,感受年画文化的传承,追寻非遗背后的文化古韵。
据当地人介绍2008年杨柳青镇入选第四批文化名镇,2019年1月,杨柳青镇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当地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过年贴年画由此成为北方地区习俗。杨柳青剪纸、风筝、砖雕、石刻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为带领实践团成员了解杨柳青镇文化,当地人员带领成员前往北运河边参观杨柳青年画雕塑“胖小子抱鲤鱼”,据当地人介绍娃娃画在杨柳青年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杨柳青年画之娃娃画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为更加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实践团成员前往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参观,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杨柳青古镇民俗文化馆向游客展示和体验杨柳青历史文化特色,结合历史发展脉络,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寓教于乐、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传播等项目。展馆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位于游客服务中心2至5层,馆内藏品、展品千余件。民俗文化馆以游客体验为重点,分区设置科学,游览体验舒适,其中,二层为文化馆序厅、DIY互动体验区、手工制作训练区、文创产品售卖区及咖啡水吧,三、四层分别展示杨柳青历史物件及民俗文化内容,五层设置展厅及会议室。
杨柳青年画受到北方版画和院体画影响,精工细腻,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有勾、刻、印、绘等多种工序,颜色上经常以红丹、桃红、竹绿等为主色调,品蓝、黄作为辅助,以粉蓝、粉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墨线加以衬托和稳定。由于直接在套印好的墨线稿上手工着色,画面效果非常接近于工笔画。不仅笔法细腻,清新淡雅的色彩也别具一格。
通过这次活动,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的文化认知,也认识到杨柳青年画对于其所在地域发展的深刻影响,作为新青年,萤火探兴实践团也愿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当中,利用自身的能力去宣传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热爱与投身非遗事业,共同为丰富美丽的中国文化添上浓重的一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