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总结龙山村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构的成败得失,为带有特色文化的乡村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与理论范型,南京晓庄学院“拾忆文化,乡约龙山”实践团走进宜兴市湖㳇镇龙山村,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于2023年7月1日-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的可行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践团成员事先搜集、整理了与乡村文化有关的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初步了解龙山村的背景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实践团成员亲赴龙山村,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村口的诚敬舍实践驿站,在村内向村民与旅客们分发调查问卷,了解村庄历史及发展现状,找寻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逐渐演变为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历史性蜕变经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诚敬舍实践站)
通过走进篱笆园深氧墅酒店、村上民宿,深刻感受龙山村特色茶陶文化与酒店、民宿的结合成果,实践团成员们领悟到基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乡村产业体系建构,是引导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宜兴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民宿产业与乡村特色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旅客的旅游体验,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龙山村高举绿色发展旗帜,筑牢绿色发展基础,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立足宜兴“阳羡文化”品牌塑造的大背景,以阳羡文化为灵魂,以民宿产业为引擎,以龙山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特色产业为导向,以“篱笆园”为龙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在采访篱笆园深氧墅酒店董事长王凤珠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了篱笆园深氧墅酒店传奇的创业过程、龙山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方法以及将民宿产业与乡村文化相结合的探索经验。王凤珠女士表明龙山民宿村已迈向新的时代,在总结篱笆园经营成功的经验后,她致力于与政府协力打造基于龙山村文化的特色民宿品牌,借助优质的自然资源,促成村民们的共同富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篱笆园董事长王凤珠女士)
此后,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篱笆园名下的茶叶加工工厂(江苏大地春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了解到新鲜茶叶经过发酵、揉捻、烘干等繁琐程序到最后制为成茶的过程。此外,成员们还参观了龙山山泉水加工工厂(宜兴深氧㳇山泉水有限公司),探寻山泉水背后的品牌设计理念,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特色文化与其他产业紧密结合的成果。同时,成员们详细调研了企业的生产运营、科技创新、商品研发、技术需求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为后续的调研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茶叶加工厂)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发现了目前龙山村市场的需求和痛点——相关人才稀缺,从业者能力参差不齐,职业院校教育与实践脱节,非遗文化缺少保护与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未能起到重要作用等问题。
作为新时代历史任务的参与者、建设者,实践团成员后续将基于暑期的调研实践,深度研究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快建构龙山村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进程,推动龙山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