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感悟三线文化,传承三线精神

为弘扬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7月17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三线建设”传承队上午前往成都莲花社区进行访谈学习,下午前往东郊记忆进行调研实践。在寻访参观三线遗址的过程中,我们被这片历史悠久的景象给深深震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三线老同志的伟大奉献,同时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莲花社区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谢娇娇摄)

访谈成都市莲花社区党委书记马腾飞

清晨我们前往成都市莲花社区访谈马书记,他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为我们讲述了莲花社区的历史进程。莲花社区诞源于“三线建设”,是在前身四川齿轮厂破产后于2005年成立的社区。最开始这里是农村,从这里到成都火车南站建设了全国第二拖拉机厂。1965年三线建设开始后,为保护工业和工业技术人员将其内迁。选址考察后发现这里地理环境优越,1965年3月19日姚凤翔厂长带领200多名职工及家属迁至,将这里更名为“四川齿轮厂”。
“三线建设”结束后,由于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更新不及时,使四川齿轮厂负债增加,逐步走向了破产,破产后建立了莲花社区。
通过平安社区建设、百家小巷治理、清洁化改造达到了成都市示范小区。社区突出宣传“三线精神”,先后建立了传动记忆通道、漫山步道、连心广场、连心社、川齿记忆小巷、川齿记忆馆、三治广场等具红色精神的特色点位。

“工厂不在,但精神犹在。”莲花社区依托三老(老企业、老党员、老职工)推动三治(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三新(新市民、新生活、新莲花),带领走向由老工业基地转变为幸福美丽的新社区。有三线建设老同志的献青春、献终献、子孙的奉献精神,有四川齿轮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我们应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莲花社区川齿防空洞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谢娇娇摄)

调研成都市东郊记忆
成都市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馆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废弃的工厂、苏式风格的红砖楼、停用的铁轨和火车与现代新兴产业相结合,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展览、演出等多种文化形态形成的多元化园区,让这座古老的工业园区充满活力。东郊记忆是工业遗址旅游地,是艺术文化展演聚落,是文艺创作交流园区,是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遗址的创新让我们可以不仅仅只从互联网和书本去了解那段艰苦岁月,还能身临其境,从而体会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当下。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东郊记忆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闵程瑶摄)

回首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正值盛夏之际,我有幸步入莲花社区和东郊记忆访谈学习,此次学习让我对“三线建设”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三线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线建设时期,老同志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牺牲自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时代凯歌。而现在我们以新的方式将三线遗址循坏利用起来,弘扬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鼓舞了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青年志愿行,奉献新时代。青春是最靓丽的底色,趁风华正茂之际,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树立远大人生追求与志向,筑造青春之梦。在接手时代的接力棒之时开拓进取、奋勇向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和使命,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谱写新时代更加出色的绚丽篇章。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宋雨凡摄)
时间:2023-07-26 作者:“三线建设”传承队——谢娇娇 来源: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关注:
  • 夏日志愿行,支教暖人心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和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大行其道,传统文化
  • 07-26
  • 走进秦艾,了解艾叶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