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一瓶一世界,一草一浮生

人们常说,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时尚,而我们希望通过长期在实践中宣传,将时尚变为习惯,让亲近自然、保护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自然的选择。因此,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鸟瞰生态,泽披东平”生态保护综合实践团队员在烟台市招远市新华路社区附近的荷花塘开展“一瓶一世界,一草一浮生”之生态瓶制作活动。以亲手操作、亲眼观察的方式,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同时宣传“和谐、美丽”的生态文明观念,将生态文明的意识在科普宣传与动手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捞而不养,伤及无辜
上周末,队员看到荷花塘里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小蝌蚪。在池塘边,队员遇到了一位10岁的女孩,她征得爸爸妈妈同意后,准备捞几只小蝌蚪回家养,看它怎样一点点长出后腿、前腿,究竟是会变成青蛙还是蟾蜍。但是,等到我和她走到塘边,惊讶地发现,一旁的卵石路上,已经有不少失去生命的蝌蚪。所以队员和小女孩决定,从原来的捞蝌蚪,变成拯救蝌蚪。看到小蝌蚪被其他小伙伴这样随意地丢弃,女孩很难过,我们把幸存的小蝌蚪一条条重新救回了荷花塘。对于女儿小小的善举,女孩的妈妈表示甚是欣慰。
在近几天的走访中,队员从孩子们口中得知,原来他们此举只是单纯的“捞着好玩”。在问到他们知不知道滥捕蝌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孩子们则一脸茫然。这群年龄尚小的孩子们,行为与言语中充斥着的对生命的冷漠与破坏生态的懵懂。意识到该为荷花塘的生态保护做些什么来改变漠视生命与生态的意识,队员决心,生命教育、生态科普,就从这荷花塘开始。
尊重生命,保护生态
蝌蚪再小,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而它独特的成长过程,更是让孩子们对这个小生命情有独钟。收集了数个家中装坚果的空瓶子,还有其余的制作生态瓶所需的材料以及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宣传单,队员来到了荷花塘所在的健康公园,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活动正式开展。
队员们所穿的颜色鲜艳的志愿者衣装引起了了不少孩子的好奇,孩子们纷纷凑过来想要一探究竟。队员们热情地邀请孩子们加入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孩子们欣然同意。拿到生态瓶后,队员开始为孩子们进行指导与讲解:“生态瓶是一个微观的小世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环境中的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首先,我们选择水藻作为主要的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浓度。我们选择几只小蝌蚪组成消费者,可以更好地将生态瓶中的能量最大化利用。分解者则由池水中的微生物构成,在蝌蚪排泄物沉积时分解鱼类的粪便。缸底堆砌有深蓝色的底砂,营造出湛蓝的色彩。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瓶中放置几朵艳丽的花朵,使生态瓶更加绚丽多彩。”边听着、边做着,孩子们用心地为蝌蚪构建了一个小小世界。
孩子们好奇地看着在瓶中畅快游动的几只蝌蚪,与他们之前所捕捞的挤满小桶的焦急挣扎的蝌蚪有云泥之别,想必,孩子们自己也明白了什么吧。“大家来捞几条回去养无可厚非,但是,只为捞而捞,造成蝌蚪大批死亡,对生态环境就会造成破坏。”队员弯下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挠了挠头,似有不解。“蝌蚪成年之后会成为捕蚊子和小虫的高手,可以帮助人们安然度夏。”队员解释道。“我懂啦!蚊子很坏,总叮我,小小蝌蚪好好长大,快快捉虫!”说这话时,孩子的眼中闪耀着光。
活动最后,队员们建议孩子们为生态瓶中的蝌蚪写观察日记,体验生命成长的奇妙。生态瓶可以让小蝌蚪健康地生存,而当小蝌蚪长出了腿,就可以让孩子将它们重新放归自然,让小蝌蚪找到妈妈,成长为为民除害的好帮手!
无论是养一盆植物,还是照料小动物,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生命教育。这种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他人的态度和情感。“尊重生命,保护生态”便是这场活动的初衷。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态瓶走向回家的路,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队员们希望这个活动能在他们的心里种下活动的初衷的种子。
 
时间:2023-07-25 作者:刘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鸟瞰生态,泽披东平”生态保护综合实践团 关注:
  • 走近农业生产基地
  • 关于三下乡活动,我们团队去了贵州六盘水市的大河堡生态基地参观
  • 07-25
  • 进社区进学校,传播爱鸟之音
  • 7月3日至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 “鸟瞰生态,泽披东平”生态保护综合实践团来到东平县林业发展中心凰、泰安市东平县凤社区、天坤国际幼
  • 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