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成为一省之称。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腹地辽阔,是中国国土面积第三大的省份,正因为这一特点,也使山东省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才成就了纸鸢之乡和琅琊之邦。
纸鸢之乡,享誉中外
郑板桥有诗言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该诗句所描述的便是清朝潍县(现今潍坊市)诸多家户放风筝的场景。潍坊是风筝的故乡,可见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着莫大的关联,早在数百年前的清代已经是民间寻常人家的娱乐活动。在潍坊,可以随处可见风筝的“痕迹”,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更是空前盛况。在海边,又或是风筝广场,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风筝。近些年来,人们为了能够在风筝节中吸人眼球,制作出众多奇形怪状的风筝,更是突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风筝的印象,也给诸多外国友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许多外国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不禁说出“惊奇”二字。此外,诸多寺庙也陪伴着潍坊存在了数百年,众人可能只知北京雍和宫,却不知青州的龙兴寺,青州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1996年在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该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除龙兴寺外,宁国寺、真教寺等也十分值得一看。
潍坊不仅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美食也更是一绝。来到山东,肉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来到潍坊,早餐可以享受肥美多汁的潍县肉火烧,一口咬下去满嘴的幸福,和乐面看似面条确实胜似面条,独有一番风味,另有诸城烧肉、朝天锅等等,定是让人吃个肚皮滚圆才可心满意足归去。
琅琊之邦,永传红色
古时琅琊便指当今山东临沂一带,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鲁南临港产业带,是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之一,被誉为“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临沂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曾长期作为州、郡、府治所地。近代中国共产党在临沂地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山东省政府、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等党政机关,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基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临沂便因地形地势的原因成为易守难攻之地,因此在与侵华日寇的长期战斗中,也为林荫蒙上了一层革命的色彩。现今,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沂蒙山革命纪念园,就是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园区内有纪念碑、烈士陵园和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示了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辉煌成就。在过去,经常会听人提起沂蒙山小调,而提到这沂蒙山小调也不得不提蒙山。蒙山山如其名,山势险峻,自然景观多样,且是一座文化名山,西周时期颛臾王主祭蒙山以来,向为登临胜地。《尚书·禹贡》、《诗经·鲁颂》、《论语》等均有记载,唐宋以来,文人墨客也题咏极多。除了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临沂还发生了一场极其激烈的战役——台儿庄战役,现今临沂台儿庄古城还保留着当年战争所留下来的痕迹,看着墙壁上一个个的枪眼,可想当年的战役是多么的惨烈,也可想当年多少英勇战士为国为家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奉献生命。正是诸多的红色事迹,成就了沂蒙精神。
临沂的吃食,最出名的有两种,一是“临沂炒鸡”,二是“糁汤”,临沂炒鸡主要是选用当地的土生土长的草鸡,加上精选的各种香料,经过各种比例的调整,用传统的农家炒鸡的方法,火候均匀,药料和鸡肉形成了绝妙的搭配,出来的炒鸡味道回味飘香,首先突出的是鸡肉的香味,其次,汤汁收入鸡肉让鸡肉有了香料的底味,出现的是混合味道,香气持久,鸡肉不老不嫩,吃到嘴里肉感极佳,再配上当地特有的“软锅饼”一般可以沾汤吃,饼本来没有味道,但经过鸡汤的浸泡,有了浓郁的香气,吃到嘴里软香细腻,回味悠长。糁汤是临沂的特色小吃,特色是会加入大量的黑胡椒等,入口十分醇香。
纸鸢之乡与琅琊之邦,这两座城市因在山东这片土地之上具有别样的韵味,而这两座城市的存在也让山东更加具有特色。人们长道“唯有美食、美景不可辜负”,何不趁年少,来这两座城市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人间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