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幸福巧家全面开启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调研一队,于2022年7月4于云南省昭通蒙姑镇进行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三下乡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以“红色电商”为支撑点在云南昭通蒙姑镇进行调研活动。
七月初我有幸作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的一员,跟随调研团队深入蒙姑镇人民政府、文笔社区、蒙姑社区、巧家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小碗”红糖生产基地、牛泥村、大朵村等地走访调研。在短短七天的调研时间里我被当地乡亲们的淳朴所吸引,回顾那段时光,每秒都很充实,感慨良多。
第一站我跟随调研团队去到了蒙姑镇巧家县文笔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参观学习中,讲解员重点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学习的重要论述,在接下来的调研途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蒙姑镇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指导;离开巧家党史教育学习基地后,我跟随调研团去到蒙姑税务分局中共地下党活动遗址继续参观学习,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艰辛与不易。离开展馆,文笔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全体调研团成员对“智慧社区”APP的使用进行演示。第一站的活动使我意识到“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是人生的一件乐事。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为人民干实事。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只要是为社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也可以让温暖的花朵灿烂绽放!
第二站我跟随调研团队走访调研了蒙姑镇巧家县蒙姑社区,对当地居民农户、商户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发放的调查问卷,采访报告来看我感受到了农户居民对加强智能化、网络化销售模式具有强烈意愿。在下午参观了巧家县知名特色品牌“小碗红糖”古法制作厂,我了解了“小碗红糖”的制作工序,品尝了其独特风味,在对“小碗红糖”的销售模式与生产商的进一步交流中,我深刻清晰的认识到当地特色产品发展的局限性和独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关爱当地困难群众,通过一系列努力打开当地的小碗红糖的销路。自上大学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调研活动。刚开始还有些胆怯,怕自己不敢张口与群众互动,但在克服了开始的胆怯之后,我慢慢地融入到活动之中。但,并不是一切都是帆风顺的。在发调查问卷期间,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村民,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学历不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不同。他们有的人心存戒备,而有的人又很随和。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仅锻炼了交流沟通能力还深深的认识到人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要融入社会。
第三站我跟随调研团实地调研蒙姑镇牛泥村、大朵村。在那里我了解到牛泥村可用的耕地主要种植大雅柑、考验等作物,了解了大雅柑种植条件、种植方法及长势情况;大朵村的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酸石榴,其酸石榴作为重点打造品牌作物。本站调研也使我对当地农村经济、特色产业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当地的耕地稀少导致当地居民收入普遍不高,而这类困难群众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国家给予了他们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当地的政府班子也很为当地村民考虑,对这类群体的帮扶力度很大,但是对于困难群众的帮扶不仅仅要靠国家,还要靠社会各界,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同样也应为这类群体做出自身的贡献,即使这份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当微弱的力量汇聚成为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时,这个作用就变得强大了,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做的。这也是我们调研团本次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七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真的很不想离开蒙姑镇,不想离开那里善良的人们,不想离开那飘着浓浓果香的淳朴之乡。来时归时我没什么睡意,可是心情却大不一样一直望着窗外的风景,想多看一眼这里的一草一木,想记得这条通往稻田飘香的路。因为这块土地上人民的朴实无华,所以此处的山水才显得那么的清秀和生机勃勃。五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结束了,他们投来的信任的眼神,他们善良而热情的眼眸让我觉得自己的每分辛苦都是值得,在这里的每分每秒我都将铭记于心。
时间:2022-09-06 作者:余帆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青松翠柏守英烈,春风百花寄哀思
- 2022年6月25日,今天是西南石油大学彤游志愿者分队最后一次来到新都烈士陵园,他们决定在最后一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陵园进行清扫
- 09-05
- 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慧眼启航”实践团成员分别来到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木石镇凤翔社区以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等地进行
- 09-05
- 助力河长制,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爱水护源”志愿服务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携手洪山区生态环境局在巡司河、南湖连通渠、青菱河持
-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