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济南市正奋力吹响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集结号。聚焦创城一线,“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顶烈日、战酷暑奋战在创城第一线,他们清扫街道、巷口巡查、进小区,点位对标、精准整治,着力消除“脏乱差”,用好治理“绣花针”,穿起城市管理“千条线”,默默守护着泉城济南的的干净整洁与井然有序。
身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我有责任为家乡的创城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放暑假后,我来到了长清区城市管理局,成为一名“创城志愿者”,开启了我的“返家乡”实践之旅。
7月25日早上,我首先来到长清区城市管理局,领取了服装与工具,并跟随工作人员学习了创城精神,了解了街道垃圾捡拾、卫生清理的相关流程与操作规范,明确了工作标准与要求,划定了管辖区域。垃圾捡拾,看似简单,其中的条例与要求那可是不少,需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保障辖区卫生干净整洁。

图为赵治弘跟随工作人员学习相关工作要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治弘供图
7月26日,我来到负责的区域,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内,配合环卫工人进行落叶与尘土清理的工作。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我与环卫工人一起身着志愿者服装,手拿卫生工具,深入绿化带,清理杂草,捡拾垃圾,整治街道乱象,美化生活环境。不惧高温酷暑,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我按照要求与环卫工人各自分工、相互协作,维护辖区的卫生。

图为赵治弘与环卫工人协作清理街道卫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治弘供图
实践的后四天,我又被分配到社区,做垃圾捡拾和创城宣传工作。不惧高温酷暑,手拿卫生工具,或深入社区街巷,捡拾道路垃圾;或擦洗路边宣传栏、栏杆,清理小广告;或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整治街巷环境,充分展现了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冲在前的精神风貌。我和志愿者们在劳动之余,还不忘向市民宣传创城知识,同时还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宣传劝导,经过大家的辛苦劳动和共同努力,各责任区域的卫生死角得到了有效整治。创城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文明风范,带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城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为创城增光添彩。

图为赵治弘深入社区进行创城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治弘供图
本次实践,我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充分体会到城管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各战线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城工作中,发扬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扑下身子、靠在一线,加班加点、全力攻坚,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创城工作的全面提升。我也应该也应向他们学习,在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盯上、靠上、拼上,始终保持着忘我的精神状态,用辛勤的汗水回报社会,让“小我”的价值在“大我”中得到最大实现。
此外,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现在绝大多数路面的清扫工作都由清扫车完成,环卫工人只进行小规模的、死角区域的捡拾工作,且人员数量在逐步减少,这不禁让我感慨科技的强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磨砺自我的同时,一定不能忘本,我们现阶段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一定要牢固掌握知识、熟练精通本领,做专业中的佼佼者,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才能推进城市管理的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进一步减轻一线工作者的负担。
经过七天“返家乡”社会实践,本人责任区域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有效整治。志愿者们辛勤的汗水让城区越来越干净、整洁、靓丽,为市民营造更加美观的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石油大学学子以至诚之心,立足于社会实践,积极投身到环保公益事业中去,传承中华美德,推动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