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遗桑梓,平定砂器天下闻

      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社会实践团于7月26日赴山西省阳泉市平定砂器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平定砂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冠庄村,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陈列有张宏亮几十年来收集的平定及周边地区历代砂器实物。2019年7月23日,平定砂器博物馆正式揭牌开馆。据悉,平定砂器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从人开始直立行走到出现“夹砂陶”时期,平定砂器技艺也由此应运而生。唐代时,平定砂器已成为平定手工业与商业的大宗,宋代已广泛应用于民间。清代,平定砂锅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称为“三鼎甲”;20世纪60年代,平定县冠山镇常家沟村境内有七八个砂货厂;20世纪80年代,平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平定模式”。
平定冠窑砂器在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5月15日,山西省平定县申报的“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获得“陶器烧制技艺(平定砂器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博物馆内的陈列砂器,认真倾听的砂器故事与砂器历史并有幸采访到了砂器传承人师傅王建慧女士。传承人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砂器基础知识与制作工艺,平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平定人民充分利用这些物质条件和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工艺技巧,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液、晾干、窑烧、烟熏等工序生产出来的各种砂货,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极大促进了砂器文化的发展。并向实践团成员科普了砂器制作工艺顺口溜:“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质量十分苦”。
传统纯手工、慢工制作的砂器独具匠心,每一个砂器都承载着手工艺师傅们的心血和独具特色的平定文化。最后传承人向实践团讲述了她选择作为传承人的初心与故事,并向青年一辈寄语,希望青年一辈能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知识与传承砂器文化相结合,更好的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一辈能选择砂器传承,守护砂器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砂器文化是平定文化的优秀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的优秀积淀,古老技艺的重生与创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和传承人的努力与奋斗,让古老技艺重新焕发光彩、熠熠生辉是青年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承古老技艺,创新优秀文化,平定砂器定能在新时代展现新风采!
 
时间:2022-09-03 作者:刘瑞昕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西农三下乡: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 正值建团一百周年之际,为展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在巩固乡村振兴战略成果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团队12人于2022年7月19至7月28日
  • 09-03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烛照文化传承,赓续红色力量
  • 聆听历史故事,汲取发展力量
  • 聆听历史故事,汲取发展力量
  •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国学)小课堂”校地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西槚柏村,对各家百姓进行采访,
  • 09-03
  • 返家乡探寻红色遗址
  • 2022年7月17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同心致远实践队队员来到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进行参观,重温这片黑土地上石油工人们的光
  • 09-0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