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红色主义教育,传承红色精神,7月9日上午10时,“追忆百年芳华,'宁'聚红色精神”赴南京实践团开始了他们的红色实践之旅。他们在线下先后参观了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王荷波纪念馆、江北新区红色广场、颐和路将军馆,在线上参观了南京工运纪念馆。本次实践围绕党的发展之路以及南京红色精神等方面从四个时期的角度开展学习调研。
开天辟地,革命洪流 在王荷波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整个工人阶层对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和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以及争取政治权利的决心。通过研读学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照片、报刊等珍贵的史实资料,他们进一步体悟到共产党在那个动荡年代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为保持自身纯洁性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点燃烽火,民族解放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主席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为践行学习习主席这一思想实践团队进行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学习,馆内收藏陈列主要的文物有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 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参观过后,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决⼼。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不顾百姓黎民,悍然发动战争。实践团成员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学习了覆灭国民党的关键一战——渡江战役。通过对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图以及渡江战役所用的船只,战士个人用品的学习,他们体会到了解放军战士如虹的士气以及对解放劳苦百姓的喜悦。
红星升起,百废待兴 “追忆百年芳华,‘宁’聚红色精神”赴南京实践团在指导教师车軑珏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南京市五老村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在这里,他们学习了“苦恼村”是如何通过修建新公厕,搬迁住户,修建新房等等措施而变为现在的五老村的。而后实践团又来到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实践团成员走进金陵的变迁历史,体悟着每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在各年代的南京城市地图的变迁中学习了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所新建的建筑物及地标。在本次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体悟着每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也同样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学习了改革开放带给南京的发展。
改革开放,脚踏实地 在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中,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南京市现今的沙盘地图,并学习了进入新时代以来南京市所展现的新活力源泉——江北新区,九大新城,紫东地区等国家省市重点新区。他们同样学习了南京市政府在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做出的一系列保护环境和统筹规划山水城林的种种措施,深刻领悟到国家对环境的重视,以及体会到共产党执政方针的正确与远见。

实践团成员在整合学习资料后,将自己的参观所得整理成党史微电影,由相关同学进行配音剪辑等工作,而后将此党史微电影作为学习成果进行宣传以及讲解,于7月14日下午开展了线上班会的成果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学习各个展览馆深入感悟了红色文化精神,认识到了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他们将感悟百年党史,发扬红色精神。

团队的指导教师车軑珏表示,学生们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有利于学生们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树⽴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本次实践活动中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们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