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蒲菇星火”实践团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史为鉴砺初心,笃行不怠创未来

青岛大学“蒲菇星火”实践团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史为鉴砺初心,笃行不怠创未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商学院吕途老师指导下,来自不同学院的10位青大学子组成了青岛大学商学院“蒲菇星火”实践团。7月6日起,团队积极与共青团博兴县委合作,依托家乡红色资源,在家乡博兴这片热土上,寻找革命先烈留下的痕迹,挖掘家乡历史文化,传承发扬革命精神。
 
(团队合影)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实践准备阶段,“蒲菇星火”实践团前往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博兴人民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军民同心的辉煌斗争史,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群众从饱受压迫走向当家做主的一项项壮举。随后,团队前往博兴县烈士陵园,回顾战士们不屈压迫、奋勇抗争的艰难岁月,学习震上惊齐鲁的“八四运动”,聆听牟兰美、侯登山等先烈故事。团队成员前往凭吊广场郑重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以表示深刻的缅怀之情。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苍松翠柏,绿树掩映。庄严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凭吊广场中央,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烈士墙上一行行深刻的烈士姓名让同学们震撼,同时深刻的,还有他们的出生和牺牲日期,年仅二三十岁的青年,牺牲在革命道路上,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写就今天的光辉史诗。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8月2日,“蒲菇星火”党史学习教育团来到了博兴县文化中心,贯彻落实“延续家乡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指导方针,深刻学习了家乡文化印记,“董永传说”、“柳编”、“吕剧”博兴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惊叹。讲解员分别讲述了同学们的家乡特色文化,从而使得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与家乡文化的血脉联系和孺慕之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历史文物,特别学习了柳编产物的典故及伟大成就,让博兴文化深入人心,使得同学们为家乡文化之深厚所震撼,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优秀家乡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宣传党史入民心,激发青年爱国情
7月31日,部分成员参与博兴红色墙绘活动,该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利用好手中的画笔,用一句句醒目的宣传标语,一幅幅凝聚人心的“红色”图画,为乡村添上一抹鲜艳明亮的爱国情怀,践行“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建设”工作,积极扩大党史教育范围。
8月12日上午,“蒲菇星火”实践团走进锦秋街道社区开展“颂歌献给党”党史教育宣讲,总结社会实践开展以来的学习成果及心得体会,为参加活动的群众带来一场有温度、有思想的实践教育,为党史普及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此后,实践团继续走进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博兴县实验中学等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博兴党支部的发展史。向同学们宣传家乡红色文化,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信念,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
暑期活动中,团队实地探访红色场所4处,举行座谈会1次,现场咨询3次,挖掘红色故事30余篇,形成理论感悟11篇,宣讲学校3所,宣讲时长4小时,直接受众800余人。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同学们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深入研讨多处红色基地,并将所学新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践行“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思想工作,以墙绘、宣讲课等方式为校园、社区群众带来特别的党史文化教育课。未来,“蒲菇星火”党史学习教育团会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团队成员认识到,党史学习是一门必修课,从党史中汲取走向“新长征”的力量,不断自我塑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而做到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开辟新局。由此,坚定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走下去。


 
 
时间:2022-08-24 作者:郑田谊 来源:社会实践纪实 关注:
  • 追光盛夏,相遇“云端”
  •   我们心中怀揣着梦想,随着微风一起,找寻散落在人间的点点星火。众多小小萤火相聚,照亮颗颗童心,映射独特光芒。我们携手穿越
  • 08-25
  • 青岛大学“蒲菇星火”实践团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史
  • 深入探访金融机构,了解供应链金融开展状况
  • 安徽学子三下乡: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