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湘当红小队·星火行”走进鼎城一中 ——开展“科技筑国防·青春致未来”主题宣讲并发布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7 阅读: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湘当红小队
202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林业大学“湘当红小队·星火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一中成功举办“科技筑国防·青春致未来”国防教育主题宣讲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基层中学开展国防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此次宣讲活动由实践团成员唐锦梁、张钊远共同策划并担任主讲,面向鼎城一中高三年级200余名学生展开。宣讲内容涵盖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我国科技强军战略的最新进展以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等多个维度。



宣讲现场:国防教育贴近青年视角

宣讲伊始,唐锦梁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学术特色与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随后,他结合典型案例,从“国家安全的多维解读”“全民国防的时代意义”“科技强军的前沿动态”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航母、航天器、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引发学生浓厚兴趣。
“国防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一位青年肩头的使命。”唐锦梁的总结发言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活动期间,张钊远负责全程影像记录,为宣讲留存珍贵资料。多名学生反馈,此次宣讲使其首次系统了解“科技+国防”议题,增强了对国家安全的感性认知。


问卷调研:揭示高中国防教育现状与需求

宣讲结束后,为深入了解鼎城学子对国防的认知与期待,两位宣讲人设计并发放了《国防知识与态度问卷》。此次问卷共收回51份,回收率达100%,从多个维度挖掘了当前高中国防教育的现状。

在基础知识方面,数据显示学生对我国领土主权等核心知识掌握较好,如“我国领土最南端是曾母暗沙”的正确率达到98%。然而,在《国防教育法》颁布年份等专业性知识方面,正确率不足50%,反映出当前国防教育内容需要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
兴趣偏好数据显示,76%的学生对“国防科技”表现出浓厚兴趣,72%关注“现代战争形态”,68%希望了解国际安全形势。相比之下,仅32%的学生对“公民国防义务”感兴趣,表明制度性知识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在教育供给方面,82%的学生希望开设独立的国防选修课,76%期待组织军事基地参观等实践活动。对现行国防教育课程的满意度评分仅为2.3分(满分5分),凸显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问题指向及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实践团指出当前高中国防教育存在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形式传统、资源不均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偏重基础知识,专业性不足;教学形式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体验;学习渠道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为此,实践团提出四项改进建议:一是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设模块化选修课程;二是创新教学形式,增加军事基地参观、模型制作等实践环节;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引入退役军人、军工专家等专业力量;四是整合媒体资源,构建权威准确的国防知识传播平台。
实践团特别强调,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压力,通过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学,而非增加额外负担的方式推进相关工作。

青春使命:国防教育永不止步

这次宣讲与调研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责任的传承。新时代青年站在历史交汇点上,既要心怀理想,更要脚踏实地。通过北林青年的亲身实践,鼎城学子们深刻认识到,国防是共同的事业,是捍卫家园的钢铁长城。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熟悉的话语在此刻变得更加鲜活有力。未来,北林青年将持续深入基层,把“绿色梦”与“强国梦”紧密相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也呼吁广大新时代青年关注国防,关注未来,积极分享自己的国防故事和感想,携手让青春的力量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强盾牌。


(完)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网站简介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