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至7月4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光同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了主题为“探秘上饶有色金属产业绿色智造新路径”的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深入政府管理部门和生产一线,系统调研当地有色金属产业从绿色回收到智能制造再到循环利用的全链条发展实践,探寻产业绿色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
扎根园区绘全景,把脉转型定方位调研首站,实践队与横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展开了深度访谈交流。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队员们系统描绘了经开区作为横峰工业经济核心引擎的全貌。这片承载着全县工业发展希望的热土,贡献了超过99%的工业产值,其中88家规上企业今年一季度总产值达106.6亿元,同比增长17.2%。尤为亮眼的是有色金属产业,其产值高达56.8亿元,占比超过五成,是当之无愧的区域支柱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拉动作用显著。

管委会负责人进一步剖析了横峰有色金属产业精密完整的链条脉络。上游企业专注于构建高效的废旧金属绿色回收网络,将其转化为铜棒、铝板等基础原材料。中游企业则精于将金属材料深加工为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构件等产品。下游应用端则将精深加工的铜缆、铝缆及特种线缆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通信网络及新能源基建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形成了从“绿色回收”到“精深制造”再到“高端应用”的高效循环闭环。
纵贯链节探真知,直面挑战觅突破带着对产业全局的认知,实践队深入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军企业,实地探寻技术创新与绿色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感受国家战略在基层的扎实落地。
在产业链上游,江西和兴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西晟兴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生动展示了废旧金属回收再生为铜棒、铝板等基础材料的全过程。其构建的稳定回收网络和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不仅是产业源头绿色化转型的基石,更是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链韧性 。
随后,实践队将目光投向中游制造环节,实地探访了上饶润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队员们深入考察了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精密加工与销售的生产线。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在有色金属铸造、金属材料制造及金属切削加工服务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布局,其展现的精密制造能力,正是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高端化转型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游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
在下游应用领域,江西人民线缆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向队员们重点介绍了其铜缆、铝缆及特种线缆产品在电力传输、通信网络、新能源基建等国家重大工程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凸显了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对国家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革命和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有力支撑。
循环利用与环保攻坚是本次调研的核心焦点。在江西和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不仅深入探究了电子废弃物智能分选、再生铜绿色提纯、固废资源化处置及稀贵金属提取等核心技术创新,更关注到企业在环保治理上的坚定决心。公司负责人着重介绍了其脱硫工艺的持续升级,即使面临显著的成本压力,企业仍投入巨资对脱硫系统进行迭代,采用更高效、更清洁的处理技术,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硫化物排放。这些实践深刻表明:坚定不移的环保投入与持续的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是打通循环经济堵点、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核心路径,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最后,在横峰县凯怡实业有限公司,一场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场演示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技术人员展示了公司的数字化运营模块:会议室中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实时呈现着不同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产量数据、关键指标等信息。这块动态更新的“数字驾驶舱”,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精准发现问题、快速响应异常、高效统计当日效益,大幅提升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效率,显著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损耗。凯怡的实践,正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运营管理新质效能,驱动产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发展的典型例证,生动诠释了国家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战略方向。
精研细磨凝智慧,厚积薄发启新程实地调研收官,实践队即刻投入成果的系统凝练。成员们高效协作,对五日积累的丰富素材进行全面梳理与严谨核验,并针对关键信息迅速开展线上补充访谈,确保研究基础的准确与完整。
此次横峰之行,是青年学子将学术视野扎根产业实践的宝贵课堂。队员们穿梭于智能升级的车间,对话于技术创新的前沿,不仅清晰绘制出横峰有色金属产业从绿色回收、智能制造到循环利用的全景图谱,更深刻体悟到中国工业在转型升级征程中的时代课题:技术创新对突破“卡脖子”环节的核心作用、绿色化转型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供稿人:南昌大学 饶超中 邓沛涛 刘青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