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协作,万膜量产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纸日可待”团队再次走进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参观学习,此次之行,团队带着地膜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与合作方案,旨在与太阳纸业共同打通“实验室成果到工厂量产”的最后一公里,让生物质基全降解纸地膜从样品走向市场,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量产化解决方案。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仿佛是产业与科研同频共振的节拍,见证着校企协同创新的坚实步伐。
会议室里,团队成员与太阳纸业技术团队围绕地膜量产工艺展开热烈研讨。“目前木质素提纯的效率还能再提升,这样能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太阳纸业研发总监率先提出优化方向,团队成员立刻拿出实验室最新的木质素提纯数据,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我们在实验室用的是小型设备,量产时大型生产线的温度、压力参数得重新调试,这是之前模拟实验的数据,您看看能不能参考。”团队成员将厚厚的实验报告递给对方,双方针对生产流程中的原料配比、成型温度、质量检测标准等关键环节,逐一梳理问题、制定方案。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企业技术人员走进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地膜生产线的改造进度。在木质素预处理车间,看到经过改良的提纯设备正在高效运转,队员们难掩兴奋。“之前我们一直担心量产时木质素纯度不稳定,现在有了这套设备,原料质量就有保障了!”团队负责人指着设备上的参数显示屏,与企业技术员讨论着细节。在成型车间,针对地膜厚度均匀度的问题,双方共同制定了新的模具调整方案,现场测试的地膜样品,厚度误差控制在了0.02毫米以内,远超预期标准。
“纸日可待”团队还与太阳纸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生物质基地膜联合研发中心”,共同攻克量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共享研发成果,推动纸地膜产能从目前的年产500吨提升至3000吨。太阳纸业负责人表示:“与‘纸日可待’团队的合作,不仅让我们拓展了绿色产品品类,更让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团队指导老师在总结时强调,校企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此次与太阳纸业的深度协作,不仅能解决纸地膜量产难题,更能为团队培养“懂技术、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团队将派驻成员长期驻厂,与企业共同优化生产工艺,让更多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全降解纸地膜。
从实验室的配方研发到工厂的量产攻坚,“纸日可待”团队用校企协同的力量,打破了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他们坚信,当创新技术与产业实力深度融合,全降解纸地膜必将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传统地膜,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