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助力木瓜产业,共促平武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藏羌果乡行实践团
  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科技融合的背景下,2025年8月16日,西南科技大学“藏羌果乡行”实践团走进四川省平武县“木瓜+”科技示范基地,围绕皱皮木瓜产业开展科技助农实践,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高校智慧,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在平武县响岩镇的木瓜园,青黄相间的皱皮木瓜沉甸甸地缀满枝头,馥郁果香顺着山坡岗地漫溢开来。基地负责人柳长学穿梭其间,向师生介绍他的皱皮木瓜“一二三产融合”之旅。
  
  图1 基地负责人柳长学在讲解木瓜“三产融合”之道    石洪儒摄
  据介绍,皱皮木瓜属蔷薇科植物,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适合山坡岗地种植。其果实可加工食用,兼具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药用功效和观赏价值。该树种生长年限长达三百年,盛果期可持续两百年,堪称“长在树上的铁庄稼”。
  5年前,怀揣着带领乡亲致富的初心,柳长学在考察湖北长阳县的皱皮木瓜后,将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皱皮木瓜引入四川平武县种植。2021年,柳长学在平武县7个乡镇11个村开始种植皱皮木瓜,原计划种植1.03万亩,但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实际上仅完成6000多亩。“政策红线不能碰,产业路得绕着走。”面对困境,为让皱皮木瓜产业“深扎根、能生财”,基地转型为木瓜套种粮食作物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既守牢了粮食安全底线,又让有限土地迸发双重效益。
  
  图2 实践团队观察干木瓜    石洪儒摄
  然而,实际种植过程中新问题接踵而至。实践团的到来,让柳长学看到了希望。经过深入调研和技术交流,实践团针对木瓜种植的痛点精准发力,开出“三剂良方”。一是针对品种混杂问题,提出从源头把控,强化苗木纯度管理;二是针对根蘖苗的管理,要及时进行修剪,以提高母树次年的结果数量和果实品质;三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特别强调木瓜食心虫问题会严重影响品质,花谢后应立即防治。柳长学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这些方法太实用了,以前遇到问题干着急,现在心里总算有底了。”
         
  图3被食心虫蛀食的成熟木瓜    李金晶摄
  目前,“公司+农户”模式让产业长出“双翼”:种植端亩产瞄准1万斤,按保底价1元/斤算,亩均收益可达1万元;加工端联合贵州茅台酒厂和江油市的食品企业合作生产木瓜酒、醋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公司遵循“不与农民争利”原则,将种植环节利润让给农户,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深加工及销售渠道建设,并坚持社会化分工合作,持续稳定为多方带来收益,这种“分工不分家”的协作,正是富民理念在产业中的落地。
  
  图4皱皮木瓜深加工产品——木瓜酒    石洪儒摄
  西南科技大学的智力支撑更让产业插上翅膀。实践团不仅在种植技术上给予支持,还帮助基地解读政策、申报项目,让皱皮木瓜产业在平武这片土地上扎得更深、长得更壮,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目前,平武县6000余亩基地年产值3000余万元,每年发放村民务工工资200多万元,“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
  
  图5实践团与基地负责人柳长学在“木瓜+”科技示范基地合影    石洪儒摄
  当科技扎根乡土,政策精准滴灌,这颗小小的木瓜,正成为千家万户的“致富果”,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大希望。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