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新安薪火传岐黄:新安小分队中医药义诊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新安小分队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千百年的健康养生理念。新安医学,作为中医药重要学术流派之一,发轫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在中华医学史上书写了璀璨篇章,其“固本培元”、“调养脾胃”等学术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深入传承这一宝贵的地方性医学遗产,践行“大医精诚”的古训,我们“新安小分队”奔赴安徽歙县等地,开展了一场以“传承新安医学,服务基层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与义诊活动。
  
  一、知与行:理论寻根与临证体悟的融合
  
  传承的第一步是理解与认知。活动初期,小分队深入新安医学的核心发源地,参观了新安医学纪念馆,走访了当地资深的中医药专家和传人。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在泛黄的医籍、古老的药方和炮制工具中,触摸到了新安医家们皓首穷经、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专家们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解新安医学“调补结合、心身并治”的诊疗特色,以及道地药材“徽苓”、“徽菊”的辨识与运用。这使得队员们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新安医学的历史脉络、学术特色和文化底蕴有了鲜活而立体的认识,完成了从“知”到“识”的飞跃。
  
  二、践与行:田间地头的“大医精诚”
  
  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带着初步的理论储备和满腔热情,“新安小分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当地乡村社区搭建起了临时的义诊服务平台。义诊台前,队员们有序分工,各司其职:一部分队员运用所学,为前来咨询的村民进行基础的身体检查,如测量血压、号脉、观舌苔;另一部分队员则耐心询问症状、生活习惯,并仔细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新安医学的思维进行初步辨析。
  
  我们目睹了老师们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将新安医学的理法方药灵活运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一位常年胃脘不适的老伯,在老师详细问诊并开具了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方子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几位患有慢性关节痛的村民,在体验了队员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艾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后,连连称赞“身子轻松多了”。这一幕幕,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以及它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深厚生命力。
  
  三、承与新:文化自信与时代使命的觉醒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实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在与乡亲们的深入交流中,我们感受到基层群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迫切需求,也听到了许多关于中草药使用的民间智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承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依然存在。
  
  这让我们深刻反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新安医学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责任重大。传承,不仅仅是背诵汤头歌诀、认识几百味中药,更在于领悟其背后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以及“仁心仁术”的价值追求。创新,则意味着要运用现代语言和传播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在当代健康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思与行:从实践沃土中汲取成长养分
  
  短短数日的义诊实践,给每一位“新安小分队”队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褪去了最初的生涩,不仅提升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更关键的是,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一位队员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当我第一次用自己的手为村民缓解了不适,当我看到他们信任和感激的眼神时,我真正明白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量。新安医学不再是古籍里的名字,它应该是我们手中能够造福百姓的活的力量。”
  
  义诊活动结束了,但“新安小分队”的使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将把这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深入研究新安医籍,积极参与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科普中医药知识。我们坚信,中医药的薪火,必将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生生不息。
  
  新安医学的悠悠药香,穿越百年,萦绕在我们心间。这次社会实践,如同一剂“固本培元”的良方,为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夯实了专业根基。我们将永怀这颗“新安赤子之心”,努力成为光大中医药学、服务人民健康的新时代岐黄传人,让这份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