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当剪纸遇见AI:暑期托管营里的传统与未来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赵伊彤
当剪纸遇见AI:暑期托管营里的传统与未来之旅
作者:赵伊彤
清晨的社区活动中心,一把把小巧的剪刀在红纸间灵巧游走。特邀而来的非遗剪纸传承人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开启一场指尖上的艺术之旅。“剪纸不光是剪花样,更是剪出心中的祝福和想象。”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轻声讲解。孩子们屏息凝神,小心操控着剪刀,从最初的笨拙到逐渐流畅,窗花、小动物、甚至自己的名字……一幅幅稚嫩却充满童趣的作品在手中诞生。一位学生举起自己剪的“双鱼戏水”,兴奋地说:“老师说鱼代表年年有余!我要贴在我家窗户上!”这堂课,让古老的技艺在孩子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悄然连接起文化的根脉。
 
对话未来:初探AI的奇妙世界
下午的第一站,孩子们走进了充满科技感的“AI体验角”。“手机里怎么认出我们脸的?”“机器人会自己思考吗?”带着满脑子问号,孩子们在科技辅导员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简单的互动程序,体验了人脸识别、语音指令控制、甚至尝试用AI工具生成一幅奇幻的图画。“哇,它真的听懂我说话了!”“这幅画好奇妙,像梦里的世界!”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解释道:“AI就像个超级聪明的助手,但它也需要我们人类来‘教’和设定规则。” 这趟短暂的AI之旅,没有深奥的代码,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对智能时代最初的好奇与思考。
力拔山河:马德里半球的神奇“拔河”
紧接着的科学课堂,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不过,参赛的双方是孩子们和两个小小的金属半球。“谁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科技老师老师笑着问。孩子们跃跃欲试,小手抓住半球把手使劲拉,小脸憋得通红,半球却纹丝不动!“怎么可能?它们明明没粘在一起啊!”孩子们满脸困惑。赵老师揭秘道:“秘密就在里面——抽走了空气!”他打开阀门,随着“嘶”的一声进气,刚才还“力大无穷”的半球,被一个孩子轻轻一拉就分开了!“哇!原来是空气的力量!”孩子们恍然大悟。这直观震撼的实验,将看不见的大气压力,变成了孩子们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巨力”。
 
沉淀时光:笔尖下的思考
日影西斜,托管营进入安静的作业辅导时间。沙沙的写字声成为主旋律。孩子们有的在回味剪纸的纹样,有的在琢磨AI的神奇,也有的在回想半球实验的“大力气”,并将这些思考融入日记或手工作业中。辅导员们轻声细语地陪伴,在孩子们卡壳时给予点拨。“哦,我明白了!”一个孩子豁然开朗,迅速写下解题思路。一天的传统文化浸润与前沿科技探索,最终沉淀在笔尖,化为踏实的收获。
今日探索足迹
巧手剪春秋: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孩子们体验剪纸魅力,感受传统艺术之美,亲手创造充满祝福的作品。
初识AI面:通过趣味互动,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应用,激发对智能时代的好奇与思考。
空气显神力:马德里半球实验直观展现大气压力的强大,在惊叹中理解科学原理。
知识落笔端:安静的学习时光,巩固见闻,梳理思考,完成课业任务。
夕阳的余晖洒满活动中心,孩子们带着自己剪的窗花、对AI的新奇认知、对大气压力的深刻印象,还有完成的作业,满载而归。这一天,古老的剪纸在童手中焕发新生,未来的AI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无形的空气力量被亲手验证——在社区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孩子们既触摸了文化的温度,也窥见了科技的未来,更收获了动手动脑的充实与快乐。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