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编译未来实践终章:在知识与善意里,画下圆满句点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王科琇
编译未来实践终章:在知识与善意里,画下圆满句点
烟台大学-王科琇
清晨的阳光穿过社区活动室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二十张熟悉的小脸上带着些许期待,又藏着一丝不舍。今天是 “编译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那些关于知识、善意与成长的故事,即将在这里写下温暖的结尾。
活动室里的桌椅摆成了圆圈,像一个拥抱的形状。实践队员们特意穿上了初见时的衣服,想让这场告别多些重逢的亲切感。开场时,大家没有急着开始课程,而是一起翻看这几天的照片:剪纸课上歪歪扭扭的福字,编程课里小猫跳出的奇怪舞步,实验时孩子们瞪圆的眼睛…… 每张照片都引出一阵欢笑,穿背带裤的男孩指着一张自己被面粉实验吓到的照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雷锋精神的宣讲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开始了。实践队员拿出收集的老照片,讲述那些发生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故事:有人冒雨护送陌生老人回家,有人悄悄帮邻居修补漏雨的屋顶,有人把自己的文具分给更需要的伙伴。当讲到有人坚持十年为社区打扫卫生时,扎羊角辫的女孩突然举手:“我奶奶也是这样,每天都帮楼道擦扶手。”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孩子们纷纷说起身边的好人好事,有帮同学背书包的,有捡了钱包交给老师的,那些细碎的善意,在晨光里闪闪发亮。最后,大家一起在便签纸上写下 “我能做的小事”,贴成一颗红心的形状,贴在活动室最显眼的墙上。​
 
 
 
 
空气炮实验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实践队员拿出自制的道具 —— 一个用塑料桶和气球膜做成的简易装置,在广场上演示时,孩子们立刻被吸引过来。当黑色的 “炮口” 对准悬挂的纸杯,轻轻一拍桶身,纸杯就 “啪” 地一声被弹飞,这个神奇的现象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大家轮流上前尝试,有人用力过猛差点把装置拍变形,有人掌握了技巧能精准击落远处的目标。实践队员趁机解释原理:“这是空气的力量,就像我们说话时会有气流一样。”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却在亲手制作时格外认真,用剪刀裁剪塑料膜时小心翼翼,绑气球膜时互相帮忙,连平时最调皮的男孩都专注得皱起了眉头。当自己做的空气炮成功击落纸杯时,孩子们举着作品欢呼的样子,比任何奖励都珍贵。
 
 
 
 
​成语视频播放时,活动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屏幕上的动画把抽象的成语变成了生动的故事:“愚公移山” 里的老人带着子孙一点点搬石头,“孔融让梨” 中的小男孩把大梨让给哥哥姐姐,“水滴石穿” 的画面里,水珠年复一年落在石头上,终于凿出了小孔。每当故事结束,实践队员就会引导大家思考:“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常常出人意料,有人说 “愚公很傻但很厉害”,有人说 “孔融是个好孩子”,还有人指着 “水滴石穿” 的画面说 “坚持就能成功”。这些稚嫩的理解里,藏着比成语本身更珍贵的思考。最后,大家一起玩成语接龙游戏,从 “一心一意” 到 “意气风发”,从 “发人深省” 到 “省吃俭用”,那些原本陌生的词语,在欢笑中变得熟悉起来。​
 
 
 
 
人工智能的话题则让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实践队员播放了短片:机器人在医院里帮忙运送药品,智能音箱能听懂人们的指令,无人机在田野上播种施肥,AI 画笔能把想法变成图画。当看到机器人帮老奶奶翻身时,穿白 T 恤的男孩小声说:“以后我奶奶生病,是不是也能有机器人帮忙?” 实践队员笑着点头:“科技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呀。” 大家围着平板电脑,体验简单的语音交互,有人让 AI 讲笑话,有人问明天会不会下雨,还有人好奇地问:“它能帮我们写作业吗?” 这个问题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实践队员趁机解释:“AI 可以帮我们解决难题,但思考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眼里的好奇,已经悄悄埋下了探索的种子。​
夕阳西下时,离别的时刻还是来了。实践队员们把这几天收集的作品 —— 剪纸、绘画、编程成果、实验记录 —— 整理成小画册,送给每个孩子当作纪念。孩子们也拿出准备好的礼物,有画了笑脸的卡片,有自己折的纸飞机,还有攒了几天的糖果。穿红裙子的女孩把一张画着所有人的画递过来,背面写着歪歪扭扭的 “谢谢”,字迹周围还画了好多小星星​
实践队员们收拾东西离开时,发现活动室的灯还亮着,墙上的红心便签在风中轻轻晃动。或许这场实践会渐渐被淡忘,但那些关于善意的故事、关于探索的乐趣、关于成长的感悟,早已像种子一样,落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欢笑、提问、恍然大悟的瞬间,那些一起动手、一起思考、一起成长的日子,都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记忆。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