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编译未来实践第七日:在夏日里种下科学种子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王科琇
编译未来实践第七日:在夏日里种下科学种子
烟台大学-王科琇
社区活动室的吊扇还在重复着一周来的轨迹,二十双熟悉的眼睛里却多了几分不舍。今天是 “编译未来” 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七天,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织出金色的网,把雷锋精神的温暖、空气炮的趣味、成语的智慧和人工智能的奇妙,都轻轻裹进了这个告别的午后。
赵玉玲讲雷锋精神
清晨的时光先交给了那些闪闪发光的故事。有人讲起冒雨送老人回家的身影,有人说起把省下的馒头分给同伴的温暖,孩子们的小脸上渐渐浮现出认真的神情。当问到 “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立刻举起手,说邻居张奶奶每天帮大家取快递,说完还扭头看向窗外,好像想把张奶奶也拉进这个温暖的话题里。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遇到的善意,有人帮同学捡起掉落的文具,有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些细碎的小事像散落的珍珠,被一句 “做好事不分大小” 串成了项链。最后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可以写下自己想做的小事,有人画了帮妈妈捶背的简笔画,有人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 “要
 
 
 
 
帮助别人”,卡片叠在一起,像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善意城堡。​午后的活动室被改造成了科学小乐园。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饮料瓶、塑料膜和橡皮筋,几个简易装置正等着孩子们探索。当拿着 “空气炮” 的大哥哥猛地向前推,对面悬挂的气球就 “砰” 地一声炸开。这个神奇的玩具让孩子们瞬间沸腾起来,穿背带裤的男孩踮着脚想亲手试试,却因为力气太小没能成功,旁边的大姐姐悄悄握住他的手一起用力,气球爆破的瞬间,两人都笑得眯起了眼睛。有人指着装置问为什么看不到 “炮弹”,于是大家蹲在地上观察,当塑料膜被推动时,桌面的碎纸屑真的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吹得翻滚起来。原来这就是空气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产生这么神奇的效果。孩子们轮流制作自己的空气炮,有人在瓶身上画了笑脸,有人特意选了透明的瓶子,想看清里面空气流动的样子,活动室里此起彼伏的 “砰砰” 声里,藏着对科学最直白的热爱。​
屏幕上正播放着动画版的成语故事。当看到 “愚公移山” 里的老人每天搬石头,穿白 T 恤的小男孩忍不住问 “他不累吗”,旁边的女孩抢着回答 “因为他想让大家好走路呀”。这些古老的成语被画面和声音变得鲜活,“孔融让梨” 教会分享,“悬梁刺股” 讲着坚持,孩子们跟着动画里的角色一起念着成语,
 
 
 
 
有的还特意掏出本子记下来,说要回去讲给弟弟听。最热闹的是成语接龙环节,从 “一心一意” 到 “意气风发”,虽然偶尔会卡住,但总能在互相提醒下接下去,当有人说出 “助人为乐” 时,大家都想起了上午讲过的故事,活动室里顿时充满了会心的笑声。​最后登场的是能听懂人话的机器。当屏幕上的语音助手根据指令播放音乐、回答问题时,最小的女孩惊讶地捂住了嘴巴。有人问 “它能帮妈妈做饭吗”,有人想知道 “它会不会做算术题”,当看到机器准确算出 “5 加 7 等于 12” 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大家轮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人希望未来的机器能自动分类垃圾,有人想让它帮忙照顾生病的小猫,这些纯真的愿望被一一记录下来,成为送给未来的礼物。有人问 “机器会取代人吗”,得到的回答是 “它就像我们的工具,就像空气炮需要人来操作,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想法和善意”,这句话或许有些深奥,但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像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夕阳把活动室的影子拉得很长,孩子们在告别时都收到了一本纪念册,里面有这七天来的照片:做实验时专注的侧脸,剪纸时沾着红纸末的小手,编程成功后扬起的笑脸。有人在册子上写下 “谢谢大哥哥大姐姐”,有人画了个大大的爱心,还有人偷偷把自己做的空气炮塞进了队员手里。​
收拾东西时,发现黑板上多了一行稚嫩的字:“我们还会再见吗?” 其实答案就藏在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那些被点燃的好奇心,被种下的善意种子,被激发的创造力,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生长。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