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地旅学院 郭嘉仪、涂慧文)为系统评估芜湖铁画博物馆作为芜湖市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可行性。2025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地旅学院赴芜湖市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设计调查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好奇,踏入了芜湖铁画博物馆的大门,开启了一场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独特魅力与传承现状的深度之旅。
(图为小组成员赴芜湖铁画博物馆集体合照。涂慧文摄)
探馆初印象:邂逅铁画艺术之美 芜湖铁画,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璀璨明珠,以“以铁为墨,以锤为笔”的独特艺术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步入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团队成员们瞬间被淹没在铁画艺术的历史洪流之中。一幅幅铁画佳作映入眼帘,山水田园间,云雾缭绕,仿佛能听见潺潺流水与鸟鸣声交织的乐章;人物花鸟处,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下,团队成员们了解到芜湖铁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由工匠汤天池妙手偶得,开创了这一独特的艺术门类。铁画以低碳钢为画布,以锤为笔,经过设计、剪裁、锻打、焊接、整形、烘漆等多道繁复工序,巧妙融合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艺术技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博物馆内,《溪山行旅图》的雄浑壮阔、《鹿鸣图》的灵动优雅,无一不令成员们叹为观止,深切感受到了铁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图为小组成员参观,欣赏铁画作品。涂慧文摄)
交流探实情:洞察传承机遇挑战 为了更深入地揭开铁画传承的神秘面纱,实践团队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据他们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芜湖铁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不仅定期举办铁画展览和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铁画的魅力,还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铁画艺术融入教育体系,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然而,传承之路并非坦途。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铁画制作技艺复杂精妙,学习周期漫长,且市场需求有限,导致年轻一代对铁画技艺的兴趣寥寥,传承人才青黄不接。此外,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给铁画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为小组成员江源康向讲解员询问博物馆相关信息。郭嘉仪摄)
青春担使命:助力非遗绽放华光 此次芜湖铁画博物馆之行,不仅让实践团队成员们领略到了铁画艺术的无限魅力,更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非遗传承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他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芜湖铁画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小组成员在参观后进行小组讨论。涂慧文摄)
(作者:郭嘉仪、涂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