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务学院:“数据赋农小分队”深入调研句容丁庄葡萄
一审(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刘家成
二审(校团委负责老师):张周驰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攀升,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核心力量。为深入了解数据赋农的实践路径,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数据赋农小分队”于2025年8月14日9时赴江苏省句容市丁庄葡萄合作社实地参观。
智技赋能葡萄藤 科技助开富贵花
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的葡萄产业,已从昔日小规模种植蜕变为知名“甜蜜产业”,创新与突破贯穿发展始终。走进葡萄园,整齐的葡萄架下,颗颗饱满的葡萄垂挂在葡萄架之间被白色的袋子包裹着。书记介绍,葡萄种植虽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科技助力让多个环节提质增效。早川模式下,架上水管放射状喷水,垄间2到4根滴灌管保湿,科学灌溉促进生长。而生产环节下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生物调节剂借助机器雾化均匀附着,手扶式割草机替代除草膜,效率大增,运输机器也减轻了劳作强度。
为保葡萄品质,丁庄建成了完善的冷链系统。书记带领“数据赋农小分队”参观分拣中心时介绍,葡萄采摘后,经20℃预冷仓、同温无尘车间分拣、常温库暂存,再入6℃冷库,最终由1-2℃冷链车运输。逐步降温避免品质受损,货架期延长约4天,损耗率从过去的20%降至10%内,甚至5%以下。自动化分拣线成为筛选葡萄的利器,而后经溯源码扫描、人工计数、自动称重,合格品自动贴标,减少损耗的同时又严控品质。溯源码成葡萄的“身份证”,让消费者明晰全流程信息。


图为书记带领小分队成员参观三道冷库 吴悦摄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重要方向。在建的数字化大棚,依托软件大数据预估产销、监测温湿度,结合传感器与监控,实现种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溯源,为精准种植和市场销售提供数据支撑。而销售端,合作社更为作用关键。书记向小分队介绍了何为“兜底销售”,为农户兜底,鼓励自主定价,葡萄若滞销,达标者可由合作社底价收购,保障基础收益。而丁庄葡萄与盒马、百果园等中高端平台合作,既提升品牌效应,又拓宽渠道。标准化管理推高价格,农户收入稳步增长。
产业发展亦有挑战。面对挑战,丁庄正积极谋划,未来将加强科技研发,引进培育优良品种,提升竞争力;大力发展二产,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葡萄+文旅”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丁庄葡萄产业有望在乡村振兴路上续写辉煌,让“甜蜜果实”惠及更多人。
数据赋能助农富葡园振兴青春行
为探寻数据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近日,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数据赋农”小分队深入丁庄葡萄种植区,走进农户家中开展调研,以青春之力解码葡萄产业致富经。
丁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正值葡萄成熟季,园内藤蔓交错,套袋葡萄如串串玛瑙点缀其间。小分队成员踏入这片充满生机的葡萄园,先实地了解葡萄种植环境,随后走进农户家中,开启调研之旅。
图为农户给团队成员摘葡萄 赵零露摄
在交流中,农户分享了25年的种植历程,19亩葡萄地承载着岁月沉淀。从葡萄品种说起,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十余种葡萄价格各异,红阳光、夜色玫瑰40元/斤的高价,与多年前3元/斤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整体营收因价格翻番(约达原来3倍)显著提升。成员们借助数据思维,梳理不同品种价格、销量与收益关系,分析市场偏好。
谈及种植成本,农户提到灌溉一亩地超1000元、白色大棚一亩地800元等支出。小分队成员运用专业知识,核算成本占比,尝试通过数据模型为农户优化成本提出建议,比如依据葡萄生长周期精准调控灌溉,合理规划大棚使用以降低长期投入。同时,成员们还调研销售渠道,探讨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预判价格走势,助力农户精准对接市场,让“数据因子”融入葡萄种植销售全流程。
调研尾声,小分队与农户总结交流,梳理出数据在成本管控、市场研判等方面可发挥的作用,也明晰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此次三下乡之行,南财学子将课堂知识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后续团队将持续深耕“数据赋农”,为丁庄葡萄产业数字化转型、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青春智慧,以数据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图为农户与团队成员合照 赵零露摄
调研虽已落幕,但丁庄葡萄产业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此次三下乡之行,不仅将课堂知识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更在葡萄园的藤蔓间、农户的笑语中,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未来,“数据赋农”小分队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将持续深耕“数据赋农”领域,用专业知识为丁庄葡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农户精准对接市场,让每一串葡萄都能在数据的滋养下,绽放出更璀璨的价值。(通讯员吴悦 赵零露 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