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山东大学“星火文薪”赴五省红色文化调研团成员郭怡珂来到河南省新安县正村镇古村村,实地走访新安革命历史纪念馆。在纪念馆负责人毛延军同志的专业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考察新安县红色革命历史脉络,系统性梳理了这片热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峥嵘岁月。
新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文物实物、历史图片、档案文献等500余件展品,系统呈现了1924至1949年间豫西地区革命斗争史。据毛延军介绍,该展馆分设“星火初燃”“抗日烽火”“中原突围”“黎明曙光”四大主题展厅,完整勾勒出新安作为豫西革命策源地的重要地位。
在“星火初燃”展区,团队成员驻足于新安党组织创始人王励刚的人物介绍前。出生于1905年的王励刚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豫西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展柜中斑驳的铜制煤油灯、泛黄的学生证照等实物,生动再现了这位革命先驱掩护开展地下工作的历史场景。
移步“抗日烽火”展厅,团队成员通过动态沙盘完整复盘了韩钧将军率部创建的“豫西抗日根据地”战略布局。展区内精心复刻的地道工事模型、缴获的日军装备等实物,配合多媒体影像技术,真实还原了时任豫西军区司令员韩钧指挥的一系列抗日战役。郭怡珂特别注意到展板中标注的1944年新安民众抗日统计数据:“当时全县仅18万人口中,有3.2万人参加抗日武装,这种全民抗战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也值得深入研究。”
此外,数字化展区呈现的“张忱事迹全息投影”引发调研团重点关注。1918年出生于新安县石井镇的张忱,于1937年9月在开封女师学习时,赴山西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边区妇教会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曾在东北任木兰县、复县县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武汉市企业党委组织部长、纺织厂党委书记等职。晚年时多次回到家乡新安,捐赠积蓄、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其朴素的为人、高尚的品格给在场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实地调研扭转了我们对县域红色资源的认知。”调研团成员郭怡珂说道,“新安革命历史不仅是地方记忆,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求解放的微观样本。我们将把这种‘星火燎原’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术研究成果,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临行前,调研团在纪念馆留言簿上写下“山河已无恙,我辈当自强”的誓言。据悉,该团队将持续在鲁豫苏徽浙五省开展红色遗迹寻访,通过青年视角发掘红色文化当代价值,为传承红色基因注入学术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