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豫相约支教队赴新安金斗山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鲁豫相约支教队
  为深化支教内涵,将广袤乡土的自然禀赋与深厚人文底蕴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赋能乡村课堂,7月2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豫相约支教队全体成员怀揣“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金斗山景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此行旨在通过沉浸式的田野考察,系统梳理金斗山的自然风貌特征与历史人文脉络,为后续支教课程注入更丰富的本土化元素,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乡村学子在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过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调研当日,队员们深入核心区域——金斗山道观,细致观察其独特的建筑形制、空间布局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并与驻观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口述史采集与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式,队员们系统梳理了道观的建筑沿革,精确记录下其肇建、鼎盛及历次关键修缮的历史节点,勾勒出这座古老建筑在时间长河中的沧桑变迁轨迹。
  尤为珍贵的是,调研团队在金斗山道观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发掘并确认了一段尘封的红色记忆。通过细致研读观内外的碑刻铭文,广泛收集整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与历史片段,队员们清晰地还原了金斗山在抗战烽火岁月中,为战乱时期附近村民提供避难求生的场所,庇护了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这段承载着民众互助精神与坚韧意志的“庇护所”史实,是金斗山人文精神在民族危难时刻的璀璨闪光点。支教队员怀着敬畏之心,详细记录下这一壮举的具体情境、关键人物与感人细节,使之成为此次调研收获的宝贵红色历史片段和生动的德育素材,为赓续地方红色基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地调研结束,支教队即刻投入资料的整理、分析与转化工作。队员们将采集的影像、数据、口述记录、碑文拓片及文献摘抄进行系统整合。这些承载着金斗山独特印记的资源,将被创新性地融入支教课程体系。返校后,队员们将依托精心设计的“我的家乡·新安印象”主题课堂,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再现、故事讲述等方式,向五头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生动呈现金斗山的自然奇观与人文传奇。课堂将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心中家乡的壮美山河,写作抒发对故土历史的感悟,通过口述分享家庭、社区的集体记忆,在互动式、探究式学习中深化对本土自然与文化的认知与情感联结。此举将极大提升支教课程的本土化、实践性与情感温度,使知识传授扎根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土壤。

  “踏访金斗,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攀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溯源。那些铭刻在石碑上和流传在乡野间的故事,是滋养孩子们心灵最宝贵的养分。”参与调研的队员仇浩宇说道。观山水以悟乡土肌理,察人文而丰教育内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豫相约支教队的金斗山之行,是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深挖乡土育人资源的生动实践。
  未来,鲁豫相约支教队将持续深入五头镇及周边地区的村落、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构建系统性的乡土资源库,将更多鲜活的“地方性知识”创造性转化为富有活力的支教课程内容。这支充满青春力量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探索乡村教育本土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努力为乡村学子打开一扇认知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窗口,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石大学子的智慧与担当。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