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四川文理学院“三下乡”:支教助学点亮希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作者:邬越 肖倩颖 何炫薇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数润杉林,逐光筑梦”实践团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青年力量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开展“县校兴村,聚力同行”专项实践,四川文理学院“数润杉林,逐光筑梦”实践团于7月21日踏上征程,奔赴万源市杉林湾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实践之旅。
  7月22日上午,实践团抵达杉林湾村党群服务中心,受到驻村第一书记杨凡、村支部书记张浩的热烈欢迎。双方就实践活动展开交流,驻村干部们详细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为实践团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在杨凡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对杉林湾村农田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进行考察,深入了解村里灌溉方式、雨季分布特征及水源—农田空间布局关系,切实掌握了当地村民在种植方面的难题与需求,为后续科技助农工作找准了方向。
  当日下午,实践团在杨凡书记以及驻村队员的带领下,走访当地新型经营主体,了解特色农产品种类及销售渠道。在种植基地,一项关键技术成为焦点——大棚“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队员们围着村民仔细请教:“这套系统如何通过管道将水与肥料精准配比后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不同作物的灌溉周期如何智能调控?智能传感器如何实现节水降耗?”村民们一一耐心解答“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灌溉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根据作物种类不同,在控制器上设置好灌溉周期,实现灌溉与施肥的同步精准管理。”
  “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灌溉变得“精准可控”,带来的便利不仅体现在资源节约上,更深刻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为农户省时、省力、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队员们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着传统农业。
 
图1实践团参观水肥一体化机器 高晟涵供图
  在探索科技助农的同时,实践团通过无人机航拍的方式挖掘杉林湾村自然景观的视频叙事价值。无人机镜头下,翠绿的山林如波浪般起伏,清澈的溪流似银带缠绕其间,错落的农田在阳光下铺展成色彩斑斓的画卷。成员还扛着摄像机进行纪实跟拍,捕捉着溪流潺潺流淌、农田里作物拔节生长的动态影像,将杉林湾村的自然之美一一收纳。团队将这些影像精剪成短视频,借此传播方式着力打造“生态+科技”融合的乡村品牌,让更多人知晓杉林湾村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发展的新面貌,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图2实践团无人机拍摄的杉林湾村李茂供图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在杉林湾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童趣交响·田野追光”主题日活动。实践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结合成员专长,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程。
  在数学课堂上,成员们讲述着数学史里的趣味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渊源;农业知识问答环节,融入了浓浓的乡土情怀,孩子们积极抢答,对家乡的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折纸手工课上,孩子们发挥创意,一张张彩纸在他们手中变成了各种可爱的造型。在“纸飞机载梦”工坊里,孩子们在彩纸上绘制乡村愿景并书写梦想,纸飞机腾空而起,承载着乡村的未来与希望。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梦想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图3实践团开展主题日活动高晟涵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团迅速转换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了电商主播。在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类特征后,他们迅速搭建起简易的直播台,一场别开生面的短视频直播带货活动就此拉开帷幕。“家人们,今天团队来到了万源市杉林湾村,这里有很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成员们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着当地的农产品,从口感到营养价值,从种植过程到独特之处,讲得头头是道。他们还不时展示农产品的实物,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其品质。
  这场直播,是实践团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他们将产品销售与互联网充分结合,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用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推动着农村电商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4实践团开展助农直播龙彦姿供图
  7月24日上午,杉林湾村党群服务中心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实践团的作业辅导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成员们凭借各自的专业优势,俯身在孩子们的课桌旁,耐心地为他们解答问题。有的成员和孩子一起演算数学题,草稿纸上的数字随着笔尖跳动;有的成员翻到语文课本的段落和孩子一起圈画重点,指尖划过作业本时留下一连串耐心的指引,逐题查看间满是对每个知识点的细致关照。成员们伏案讲解的身影与孩子们稚嫩的问答声交织在一起,一股知识的暖流悄然浸润乡野,照亮了孩子们的求知之路。

图5实践团和学生合影李茂供图
  四川文理学院“数润杉林,逐光筑梦”实践团的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次青春与乡村的碰撞,是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以多元赋能的方式,为杉林湾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了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增添了光彩。未来,实践团将以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为起点,把短期实践的“火花”转化为长期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炬”,从多个维度持续深耕乡村的发展,让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的联结更加紧密。
  作者:邬越、肖倩颖、何炫薇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数润杉林,逐光筑梦”实践团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追寻新安医学,传播中医文化
  •  为追寻先辈红色足迹,感受新安医学的时代脉搏,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组建的暑期实践队于7月17日至21日走进黄山
  • 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